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714654】 RCRA湖北石首、河北大名乡村公益行志愿者招募
已结项
岗位1:乡村公益行志愿者 计划招募:10 已招募:9
岗位ID:
959727
岗位描述: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基础领域研究团队的学术支持下,到河北大名或湖北石首进行绿色乡村建设公益活动。探索如何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将乡村资源转化成巨大的绿色财富,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岗位条件:
提供当地食宿及往返交通费用、保险费用;有机会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基础领域的相关研究,并获得相关实习、志愿者证明。
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基础领域研究团队的学术支持下,将在欠发达地区乡村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在新的发展理念下重新认识乡村文化对于地方发展的价值和力量。 本期前往的乡村分别位于河北大名和湖北石首,均为传统农区,一北一南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大名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对口扶贫县。石首位于江汉平原,是农业时代的富庶之地,但在工业时代则成为落伍者。两地均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厚的人文禀赋。如何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将这些资源转化成巨大的绿色财富,迫切需要志愿者的参与!
主要任务及服务成果(示例)
志愿者结合自身优势,从以下参考服务内容中,提出自己的服务计划:
1、风土调查:通过文献查询、考察走访、专业研讨、文字整理等方式全面摸底了解本地自然资源、农特产及加工、手艺及文化资源、经济及社会结构、人才分布与乡贤基础、城乡关系等情况,形成《乡村百科》、《乡村资源综合调研、特色分析及相关要素对比研究》等成果;
2、艺术创作:通过资料检索、民艺探访、口述历史整理、本地文化艺术主题创作联合工作坊、图片拍摄、视频拍摄剪辑、MV编创、手绘漫画、文学创作、戏曲曲艺、品牌视觉设计等方式,结合本地相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故事、红色资源、特产手艺等,做好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整理存档,同时开拓创新,孵化有本地艺术人才参与的当代文化艺创内容,形成明信片、摄影、绘画、文学、舞台、出版、影视、小视频及直播、手绘地图、动感影集等可充分传播的作品。结合乡村生活周期,调动本地人才组织当地品牌民艺展演节庆项目;
3、社区建设:深入村民家庭和社区,深化乡村社区、家族、团体、机构组织与志愿者的信任关系,协助村民组建乡村发展微信群和志愿服务群,广泛联系有利于乡村发展的乡贤乡友,推动本地突破信息鸿沟和人才瓶颈,长期跟踪、发现和培育本土化优秀人才与乡贤人才,协助村民组建文化队伍、体育团体、乡友协会、合作社等,帮助村民加强社区和谐与团结。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和困难诉求,关照本地老人、妇女、儿童待遇和医疗、卫生、教育、心理健康和精神文明发展,与村民做真朋友,平等相待,以诚相伴,持续帮助其树立未来的信心;
4、乡村设计:通过发掘本地工匠团体、研发乡村设计项目,组织乡村卫浴厨暖改造、公共空间及样板房设计提升、最美乡村庭院及卫生比赛、乡村综合景观及人居旅游路线设计等,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乡村产品与服务品位,帮助乡村提高生活体验和产业附加值;与村民共同商议讨论,形成乡村生态民居设计图、农产品包装设计、工艺品设计方案等并推动实施,与村民共同开展乡村设计工作坊,互相学习;
5、乡村产业:结合周边市场调研及定向市场消费习惯研究,促成研发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产品和产业形态。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科考资源-乡村主题教育培训产品-环保产业相关周边、绿色农产-食品加工产品、文创资源-文化艺术书籍影视等节目、作品和IP产品、休闲农业-观光游学-民宿旅游-养老保健-单位拓展团建产品等。对外形成相关项目文案、融资计划、产品营销文案、产品推介如乡村旅游攻略、微信图文消息等,对内形成本地化企业培训、产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成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深度合作。
招募条件
1、 身体健康,遵纪守法,热爱公益,能负责任、高质量完成任务;
2、 热爱乡村,比较了解或愿意虚心学习乡村知识,对传承乡村文化充满热情,能真诚平等与村民交往,愿意与村民同成长、共创业;
3、 顾全大局,能吃苦,不怕累,肯学习,能干事,无私心,开朗热情,心胸开阔,有团队精神,能理解和接受本项目要求,积极主动完成项目任务并协助他人完成,具有较强悟性和一定领导力;
4、 有较好教育素养,有创意思维,能主动认领或以开拓性思维主动发起、完成符合要求和自身特点的子项目;
5、 有志愿团队管理、社区服务、乡村工作等公益实践经验者优先;
6、 专业基础好,在调研、文艺、社区、设计、产业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明显特长者优先;
7、 传播能力强,具有网络社群、公众号和媒体传播优势者优先;
8、 志愿服务,年龄不限。老知青、老兵哥…若有心有力,欢迎加入!
活动时间及相关说明
1、 组织方将于初陆续通知入选者参加面谈交流,确定具体任务目标,同时根据任务目标,确定出发时间及驻村周期,我们将为每位志愿者提供详细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手册。
2、 团队建设、纪律、安全保障。志愿者在服务期间,需遵守主办方发布的工作纪律,佩戴服务标志,做好服务内容。服务行动需做好提前沟通、事后总结等工作,不得以公益名义开展不符合本项目目标宗旨的行为。主办方和接待方会与参与者购买保险,确保安全,严格保护志愿者、村民及相关参与方的各项合法权益。
3、 工作计划和成果。在RCRA五大服务体系下,志愿者可根据个人特长制定个人子项目安排,经主办方审核后结合整体安排和当地时间予以开展。志愿者需提前组建调研、文艺、社区、设计、产业五个工作小组,一人可参加多组,也可一组多人,由小组成员接力完成同一项任务,实施进度由参与者定期向项目组汇报并及时总结完善。参与者在京或赴服务点服务时长总计原则不得少于100小时,如确因能力较强,可以较快速度完成、效果突出者例外。
4、组织方承担活动期间的交通食宿(食宿在村里,干净卫生)及人身意外保险;
5、提供志愿服务证明,在“志愿北京”官网计入志愿服务时长; 6、有机会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基础领域的相关研究。
主要任务及服务成果(示例)
志愿者结合自身优势,从以下参考服务内容中,提出自己的服务计划:
1、风土调查:通过文献查询、考察走访、专业研讨、文字整理等方式全面摸底了解本地自然资源、农特产及加工、手艺及文化资源、经济及社会结构、人才分布与乡贤基础、城乡关系等情况,形成《乡村百科》、《乡村资源综合调研、特色分析及相关要素对比研究》等成果;
2、艺术创作:通过资料检索、民艺探访、口述历史整理、本地文化艺术主题创作联合工作坊、图片拍摄、视频拍摄剪辑、MV编创、手绘漫画、文学创作、戏曲曲艺、品牌视觉设计等方式,结合本地相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故事、红色资源、特产手艺等,做好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整理存档,同时开拓创新,孵化有本地艺术人才参与的当代文化艺创内容,形成明信片、摄影、绘画、文学、舞台、出版、影视、小视频及直播、手绘地图、动感影集等可充分传播的作品。结合乡村生活周期,调动本地人才组织当地品牌民艺展演节庆项目;
3、社区建设:深入村民家庭和社区,深化乡村社区、家族、团体、机构组织与志愿者的信任关系,协助村民组建乡村发展微信群和志愿服务群,广泛联系有利于乡村发展的乡贤乡友,推动本地突破信息鸿沟和人才瓶颈,长期跟踪、发现和培育本土化优秀人才与乡贤人才,协助村民组建文化队伍、体育团体、乡友协会、合作社等,帮助村民加强社区和谐与团结。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和困难诉求,关照本地老人、妇女、儿童待遇和医疗、卫生、教育、心理健康和精神文明发展,与村民做真朋友,平等相待,以诚相伴,持续帮助其树立未来的信心;
4、乡村设计:通过发掘本地工匠团体、研发乡村设计项目,组织乡村卫浴厨暖改造、公共空间及样板房设计提升、最美乡村庭院及卫生比赛、乡村综合景观及人居旅游路线设计等,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乡村产品与服务品位,帮助乡村提高生活体验和产业附加值;与村民共同商议讨论,形成乡村生态民居设计图、农产品包装设计、工艺品设计方案等并推动实施,与村民共同开展乡村设计工作坊,互相学习;
5、乡村产业:结合周边市场调研及定向市场消费习惯研究,促成研发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产品和产业形态。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科考资源-乡村主题教育培训产品-环保产业相关周边、绿色农产-食品加工产品、文创资源-文化艺术书籍影视等节目、作品和IP产品、休闲农业-观光游学-民宿旅游-养老保健-单位拓展团建产品等。对外形成相关项目文案、融资计划、产品营销文案、产品推介如乡村旅游攻略、微信图文消息等,对内形成本地化企业培训、产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成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深度合作。
招募条件
1、 身体健康,遵纪守法,热爱公益,能负责任、高质量完成任务;
2、 热爱乡村,比较了解或愿意虚心学习乡村知识,对传承乡村文化充满热情,能真诚平等与村民交往,愿意与村民同成长、共创业;
3、 顾全大局,能吃苦,不怕累,肯学习,能干事,无私心,开朗热情,心胸开阔,有团队精神,能理解和接受本项目要求,积极主动完成项目任务并协助他人完成,具有较强悟性和一定领导力;
4、 有较好教育素养,有创意思维,能主动认领或以开拓性思维主动发起、完成符合要求和自身特点的子项目;
5、 有志愿团队管理、社区服务、乡村工作等公益实践经验者优先;
6、 专业基础好,在调研、文艺、社区、设计、产业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明显特长者优先;
7、 传播能力强,具有网络社群、公众号和媒体传播优势者优先;
8、 志愿服务,年龄不限。老知青、老兵哥…若有心有力,欢迎加入!
活动时间及相关说明
1、 组织方将于初陆续通知入选者参加面谈交流,确定具体任务目标,同时根据任务目标,确定出发时间及驻村周期,我们将为每位志愿者提供详细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手册。
2、 团队建设、纪律、安全保障。志愿者在服务期间,需遵守主办方发布的工作纪律,佩戴服务标志,做好服务内容。服务行动需做好提前沟通、事后总结等工作,不得以公益名义开展不符合本项目目标宗旨的行为。主办方和接待方会与参与者购买保险,确保安全,严格保护志愿者、村民及相关参与方的各项合法权益。
3、 工作计划和成果。在RCRA五大服务体系下,志愿者可根据个人特长制定个人子项目安排,经主办方审核后结合整体安排和当地时间予以开展。志愿者需提前组建调研、文艺、社区、设计、产业五个工作小组,一人可参加多组,也可一组多人,由小组成员接力完成同一项任务,实施进度由参与者定期向项目组汇报并及时总结完善。参与者在京或赴服务点服务时长总计原则不得少于100小时,如确因能力较强,可以较快速度完成、效果突出者例外。
4、组织方承担活动期间的交通食宿(食宿在村里,干净卫生)及人身意外保险;
5、提供志愿服务证明,在“志愿北京”官网计入志愿服务时长; 6、有机会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基础领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