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1485620】 左邻右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
已结项
岗位ID:
1883542
岗位描述:
帮助进行志愿相关服务,可以参与志愿活动
岗位条件:
有兴趣参与的相关有经验志愿服务人员
岗位ID:
1883543
岗位描述:
专业关爱服务,心理慰籍及心灵陪伴
岗位条件:
专业证书
亲帮亲,邻帮邻,左邻右里,邻里情谊一家亲。邻里相帮,一直以来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邻居”文化。以前那种“老墙门”式的民居,虽然房子简陋,但那纯朴的乡风民情,邻里的互帮互助,使得居住者安心、放心。孟子说得好:“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邻里之间那种友善相处、有难相互扶持,很是让今天置身于钢筋水泥之中的都市人神往不已。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鸿沟,隔断了邻居的欢乐。
我们在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似乎失去了点东西。防火防汛安全、老人生病无人问津、邻里纠纷、被偷窃等一些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实际困难日渐突显。构建左邻右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搭建一个邻居和社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建设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也是促进社区自治、加强社区精神和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已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特别是社区老人的问题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本项目针对社区老人开展专项服务,通过在一个街道建立服务基地,再通过外化服务模式,把为老服务的理念和创新性的工作方法辐射到其他有需求街道。目的在于通过恰当且专业的技术改善老人的状态,指导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提升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能力,并促进居家养老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老人如何养老是正在被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老龄化问题之一,加强对老年人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事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美,更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老年人的问题汇总起来包括如下几种:过度担忧身体健康情况、人际交往欠缺、情感淡漠、过度享受状态等,具体来说,老年人日渐衰老,身体生理功能衰退,有一部分老人退休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和人际交往的圈子,情绪会低落,当长期人际交往欠缺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挫;有些老人过度享受退休,缺乏行动对脑部的刺激,疏于生活,势必造成身体机能的退化。
项目旨在让老人在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中更了解自己,轻轻松松解决问题,指导老年人开心过晚年,让其身心健康、身体硬朗、精神舒畅。
三街坊中社区位于海淀区玉泉路16号院,社区内共有居民638户,人数达到2000多人。居民中60岁以上占社区总人口数的35%以上,他们多是航天系统离退休人员。在这里,很多老邻居、老同学、老朋友,快速的生活节奏打乱了我们沟通的生活,人们渴望沟通。社区里,却冷漠以对;生活中,人们渴望释放压力。社区里,却互相戒备。打破这个怪圈,需要温情和真情。受困于生活怪圈的都市人并不缺少渴望沟通的心,缺少的恰恰是交流的勇气和环境,创建和谐社区就应该以人为本,激活人们的沟通需求和交流勇气,激发人们的互助美德与和谐追求,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街坊中社区有着较深的历史,居民中多是航天系统离退休人员,很多人都是老同事,老相识,家中子女都是在一起长大,鉴于成年后都有各自的生活,同时对老人、家人、邻里关注的心都是不变的,现社区323楼、345楼在邻里守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自发的组织了邻里守望守则等,在楼门环境卫生、规范楼门管理和丰富楼门文化方面均有相关经验。
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效整合资源,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扩大参与人员范围,逐步在社区13个楼内加强影响,社区楼门院为载体,组建自管会对社区从环境、卫生、绿地、安全等方面开展工作,让三街坊中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1)以楼为单位,动员关心社区建设并愿意为楼门建设志愿奉献的积极分子,组建社区自管会,建立组织规范等,形成有效机制。
(2)为社区13栋楼绘制“民情图”,走进千家万户了解社区居民情况,紧贴居民需求,将社区的人、地、事、物等都绘制在民情图上,为居民服务和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3)组织扶植社区自管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4)组建以邻里互助为主的值班、值守、巡逻等健步走巡逻队伍,在能够锻炼身体的同时保护社区环境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