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4975402】 “公勺公筷,病菌走开”文明行为宣传活动
已结项
项目地点: | 兴政中里社区 |
---|---|
服务类别: | 文化教育 |
服务对象: | 青少年 |
招募日期: | 2020-08-20 至 2020-08-26 |
项目日期: | 2020-08-20 至 2020-08-26 |
发布日期: | 2020-08-25 |
服务时间: | 2020年8月23日14:00-15:40 |
志愿者保障: | 其他 |
项目分享到: |
岗位ID:
5911301
岗位描述:
志愿者
岗位条件:
实名志愿者
活动背景:
筷子起源于我国,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代,至今流传至少已有3000多年,而且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在世界各国餐具中,中国的筷子也是一枝独秀,别具风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一双小小的筷子蕴含着中国大大的哲理,筷子有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因此,吃饭时也时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此外,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朴素理解;最后,筷子都是成双出现的,也与国人遵守的太极、阴阳理念相符: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的中国,即使是一双小小的筷子,也是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就是国人智慧的凝聚,这种文化我们不能背弃!
而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新冠病毒的传播,让大家重新认识到,病毒和细菌特别不老实,得空就钻,其中唾液传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2020年3月4日,首都文明办、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号召市民培养和巩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一条倡议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外,就是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并且使用公勺公筷。疫情之下,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消除交叉感染的隐患,减少疾病传播的几率,“公勺公筷”行动就此展开。并且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也强调了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能够有效阻断病毒和细菌传播。无论从现代文明饮食习惯出发,还是从疾病预防、公共卫生角度而论,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都是一场亟待深化的“餐桌革命”。以小小的公筷公勺为抓手,改变用餐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兴社区青年汇积极响应号召,举办“公勺公筷,病菌走开”文明行为活动,带领大兴青年倡导舌尖上的文明、公筷公勺行动,保障大兴青年身体健康,引导参加活动的青年养成文明健康科学就餐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餐桌上,添一副公勺公筷!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全民抗疫的当下,更适用于美好和乐的未来。
活动目的:
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文化”,让青年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青年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2、带领青年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健康就餐的生活理念化,杜绝出现聚集感染。
3、努力营造使用“公勺公筷”的社会氛围,让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能走进每个大兴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