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3292046】 青山派·捡拾家园
已结项
岗位1:家园捡拾员 计划招募:10000 已招募:5042
岗位ID:
3987012
岗位描述:
利用周末休闲时间,在居住区或周边进行捡拾
岗位条件:
热爱环保、支持环保
岗位2:项目管理员 计划招募:5 已招募:2
岗位ID:
6246487
岗位描述:
协助客服老师进行项目管理
岗位条件:
热爱环保、支持环保
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者行动的宗旨为: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简单说来就是服务社会、关爱他人。
自愿是志愿精神的基本品质,且已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的首要原则。自愿参加主要强调参加志愿服务的自觉性,自愿参加是志愿行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前提,只有“自愿”才能成为“志愿”,只有“自愿”才能成为持久。
对于志愿服务的无偿性,我国主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强调其非盈利性和利他性。中国志愿服务中的无偿精神不是过去我们所理解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式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也不是“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绝对崇高,而是强调志愿服务的非盈利性和利他性。
中国志愿服务没有标出多么高的道德准则,没有以“无私”的标准来界定志愿参与行为,这样它可以整合更多的“利他”因素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即便有些因素是出自于主观的自私。
项目名称:捡拾家园
1. 添加活动老师微信BBQS02;
2.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捡拾活动并申报活动记录
3. 本项目仅向参与过青山派环保共享图书活动的群体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