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7777485】 “传承历史,共创未来”北京文保小卫士京城文物守护行动  
已结项

  
项目地点:东城区交道口大街158号
服务类别:其他服务  文旅服务  
服务对象:儿童,青少年
招募日期:2023-01-19  至  2024-01-18
项目日期:2023-01-19  至  2024-01-18
发布日期:2023-01-19
服务时间:周末和节假日
志愿者保障:志愿者服装,专项培训,志愿服务证书
项目分享到:
  岗位1:文物保护小卫士志愿者   计划招募:800   已招募:733   

岗位ID:
9123135

岗位描述:
进行文物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宣传及对指定文物进行保护等工作

岗位条件:
6-18岁青少年志愿服务者

  岗位2:文物保护小卫士志愿者老师   计划招募:40   已招募:15   

岗位ID:
9123136

岗位描述:
带队和指导青少年进行文物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宣传及对指定文物进行保护等工作

岗位条件:
成人志愿服务者

table class="table1 cke_show_border" style="border:undefined">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遗存,是珍贵的研究资料。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社会共同记忆和利益的保护,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物保护行动,对于青少年的文化和历史教育及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保护历史文物的过程也是青少年学习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既对北京,这座具有3000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的文物保护做出贡献,也通过拍摄、讲解、清洁、整理、宣传等方式成为京城文物保护的小卫士,并影响周围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了解我们周围的文物和爱护他们。

    据北京文物局统计,北京有3000余处文物散布在北京各个城区,文保小卫士们通过行动,为文物局拍摄和保护文物提供第一手资料,积极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树立起全民珍惜和爱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活动将从本团队队员主要所在的北京城区(包括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区)做起,根据北京市文物局提供的数据资料,分片建立行动小组,第一步先对文物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发现并拍照和保护周围的文物,同时将了解到的文物历史典故讲述给周围的人,号召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爱护我们周围分布的文物,定期将文物现状拍照留存,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小记者们作为宣传员,号召全民动员起来,自觉珍爱我们周围的这些历史见证。第一期先通过小记者团
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团队400个小队员们对所在辖区920处文物进行发现、整理、对文物知识和历史进行学习,加深对北京历史文化了解的同时,更能使他们认识到积极宣传文物安全保护的意义并且以点带面带动每个小记者家庭以及社会上更多人参与其中。
    北京文保
小卫士志愿者通过不断巡视和及时报告,让执法人员的每一次出动都变得有效而且高效。职责范围包括文物景点的私搭乱建、乱涂乱画、刀刻破坏、火灾雷电等文物安全隐患和有损文物安全保护的行为。发现违法、违章和不安全保护文物的行为或现象,及时制止并拍照,有关团队领导报告,由团队向市、区县两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报告,由市、区县两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本次志愿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研究课题、文化历史的可持续性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志愿者为社会奉献志愿者爱心和实践的同时,起到学业促进的作用。活动还会结合学生记者的技能之一:“拍摄”来进行,让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体会北京的美,抓住生活中的瞬间,发现生活中的精彩,从而以正能量的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起到提升作用。为学生提供媒体和竞赛、评选平台,优秀作品选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各项评选和展示,既是对学生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起到全国、全社会的宣传作用。
    从2023年1月开始的活动,加入了健康与风采展示内容,让同学们通过在探索和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加深积极行动起来,并将北京古都的风采展示给更多人。

联系人信息
项目发起人
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兴隆街58号3层310室
项目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即可加入或分享本项目

项目地址
东城区交道口大街158号
查看地图  
推荐项目
推荐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