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8941434】 2024年秋季学期教育学部“科技进校园”志愿服务
已结项
项目地点: |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 |
---|---|
服务类别: | 助学支教 |
服务对象: | 青少年 |
招募日期: | 2024-12-12 至 2024-12-31 |
项目日期: | 2024-12-12 至 2024-12-31 |
发布日期: | 2024-12-12 |
服务时间: | 2024-12-10-16:00-19:00开展志愿者培训 2024-12-11-6:30乘车从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出发前往通州区西集镇中心小学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 2024-12-11-18:30乘车返回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 2024-12-13-8:00志愿者从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集中乘车前往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科技进校园活动。 2024-12-13-18:00乘车返回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 |
志愿者保障: | 集中乘车,餐饮或食物,提供饮水,其他,志愿时长 |
项目分享到: |
岗位1:志愿者 计划招募:120 已招募:119
岗位ID:
10482414
岗位描述:
支教志愿者需精心备课并讲授科技课程,组织趣味实验与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关注学生成长,助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岗位条件:
1.教育背景与专业知识
2.教学技能与经验
3.沟通协作能力
4.团队协作精神
5.热情耐心有责任心
“科技进校园”支教活动由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志愿者团队发起,旨在为通州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带去科技启蒙与教育支持,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热爱,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支教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且具系统性。志愿者们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精心设计了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科技课程,如“神奇的力学世界”“奇妙的化学反应”“动植物的奥秘”“编程初体验”等。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小组合作探究项目以及互动式教学游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魅力,培养其动手与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神奇的力学世界”课程中,志愿者通过搭建简易桥梁模型,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结构桥梁的力学原理,并让学生分组设计制作自己的桥梁模型,进行承重测试比赛。
除常规课程外,还开展了科技主题的课外活动与竞赛。如举办“校园科技节”,设置航模飞行表演、机器人足球赛、创意手工制作大赛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其竞争意识与创新热情。同时,建立科技兴趣小组,对有浓厚兴趣与潜力的学生进行课外深度辅导与项目孵化,鼓励他们参加校外科技竞赛。
在活动组织与实施方面,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与通州西集镇中心小学密切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支教计划与课程安排,西集镇中心小学提供教学场地与必要设施,并协助志愿者管理学生。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负责选拔、培训志愿者,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保障教学质量与志愿者专业成长。支教活动按学期开展,每学期初制定详细教学计划与活动方案,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授课与活动组织,期末进行成果总结与反馈。
该支教活动成效显著。直接受益学生达200人次,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增强,科技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活动也对学校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学校科技教育氛围的形成与教师科技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科技课程体系得以完善,教师通过与志愿者交流合作,学习到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此外,活动还获得了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提升了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力,为高校与小学合作开展教育公益活动提供了良好范例与借鉴经验。
支教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且具系统性。志愿者们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精心设计了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科技课程,如“神奇的力学世界”“奇妙的化学反应”“动植物的奥秘”“编程初体验”等。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小组合作探究项目以及互动式教学游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魅力,培养其动手与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神奇的力学世界”课程中,志愿者通过搭建简易桥梁模型,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结构桥梁的力学原理,并让学生分组设计制作自己的桥梁模型,进行承重测试比赛。
除常规课程外,还开展了科技主题的课外活动与竞赛。如举办“校园科技节”,设置航模飞行表演、机器人足球赛、创意手工制作大赛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其竞争意识与创新热情。同时,建立科技兴趣小组,对有浓厚兴趣与潜力的学生进行课外深度辅导与项目孵化,鼓励他们参加校外科技竞赛。
在活动组织与实施方面,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与通州西集镇中心小学密切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支教计划与课程安排,西集镇中心小学提供教学场地与必要设施,并协助志愿者管理学生。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负责选拔、培训志愿者,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保障教学质量与志愿者专业成长。支教活动按学期开展,每学期初制定详细教学计划与活动方案,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授课与活动组织,期末进行成果总结与反馈。
该支教活动成效显著。直接受益学生达200人次,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增强,科技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活动也对学校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学校科技教育氛围的形成与教师科技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科技课程体系得以完善,教师通过与志愿者交流合作,学习到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此外,活动还获得了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提升了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力,为高校与小学合作开展教育公益活动提供了良好范例与借鉴经验。
项目发起人
![]() |
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
地址:北京市北京市顺义区木燕路与杨镇西大街交汇处东北 |
项目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即可加入或分享本项目
项目联系人
孙毓毓 手机:18863907731 邮箱:bcujyxbqx#qq.com (请将#替换成@以后发送邮件) |
项目地址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
查看地图
查看地图
推荐项目
推荐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