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项目由志愿团体方发起,并已承诺该项目为非官方、非营利性活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方未委托或授权该团体或个人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类费用,参加活动前请仔细甄别项目信息合法性、真实性,谨防您的利益受损,“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监督举报邮箱zhiyuanbeijing@qq.com
【7249559】 “天生出粽”端午节活动志愿服务
已结项
岗位1:运营成员 计划招募:15 已招募:15
岗位ID:
8520111
岗位描述:
天生出粽运营成员
岗位条件:
指定人员
岗位2:志愿者1组 计划招募:500 已招募:84
岗位ID:
8532451
岗位描述:
天生出粽志愿者
岗位条件:
志愿者
岗位3:志愿者2组 计划招募:500 已招募:4
岗位ID:
8532452
岗位描述:
天生出粽志愿者
岗位条件:
志愿者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端午来临之际,开展“天生出粽”端午特别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1)端午有诗酒
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端午国风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文学大牛们都快来分享优美的国风故事吧!
(2)超群出粽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但是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吃粽子、挂香包、划龙船。端午节是哪一天、粽子最早叫什么、古人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了解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知识竞赛来引导大家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更加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值得大家了解的端午习俗及历史背景真的太多太多。端午不止吃粽子,还要涨知识!大家快快来参与吧!
(3)端午“粽”食记
要说端午节,大家最先联想到的肯定是粽子。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籺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即使过了几千年还是那么美味的粽子,你有什么国潮新吃法吗?快快分享给我们!
(4)端午史新说
人人都高喊要辟邪转运的端午,有趣的历史真的太多了!
自古文人多爱兰草,屈原《楚辞·九歌》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苏轼也有一首《浣溪沙·端午》写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除了在古籍里的“端午节”,还有一些关于端午的现代书籍。带你一起畅游书海,汪曾祺先生书中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作者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5)端午享团圆
端午佳节粽飘香,家人团圆情更浓。
端午到了,回家的路,或远或近,或拥堵或艰难。人要回家,心也要回家,和家人团聚。回家和父母亲人一家围成一桌,吃粽子,聊家常,度过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在逐渐被人们淡忘,精神文化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所以我们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家感受到端午的节日气氛,增进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1)端午有诗酒
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端午国风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文学大牛们都快来分享优美的国风故事吧!
(2)超群出粽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但是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吃粽子、挂香包、划龙船。端午节是哪一天、粽子最早叫什么、古人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了解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知识竞赛来引导大家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更加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值得大家了解的端午习俗及历史背景真的太多太多。端午不止吃粽子,还要涨知识!大家快快来参与吧!
(3)端午“粽”食记
要说端午节,大家最先联想到的肯定是粽子。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籺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即使过了几千年还是那么美味的粽子,你有什么国潮新吃法吗?快快分享给我们!
(4)端午史新说
人人都高喊要辟邪转运的端午,有趣的历史真的太多了!
自古文人多爱兰草,屈原《楚辞·九歌》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苏轼也有一首《浣溪沙·端午》写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除了在古籍里的“端午节”,还有一些关于端午的现代书籍。带你一起畅游书海,汪曾祺先生书中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作者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5)端午享团圆
端午佳节粽飘香,家人团圆情更浓。
端午到了,回家的路,或远或近,或拥堵或艰难。人要回家,心也要回家,和家人团聚。回家和父母亲人一家围成一桌,吃粽子,聊家常,度过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在逐渐被人们淡忘,精神文化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所以我们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家感受到端午的节日气氛,增进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