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疫情防控最紧要的关头,朝阳区广大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冲锋在第一线、坚守在最前沿,让党徽在最关键的岗位上闪耀,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飘扬。
机关党员
冲锋在前作表率
120名
“五一”假期,朝阳检察院抽调了党员干警,朝阳法院每天派出干警下沉到街乡支援抗疫工作,他们根据街道和社区安排,入户“排查”助力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建外街道光辉南里小区共50个单元楼,没有电梯,党员们一层一层爬楼入户。“您家里一共几口人?有没有做核酸检测?如果还没做,一定按要求做核酸检测……”每敲开一户居民家门,朝阳检察院政治部干警李泽都把这句询问和提醒重复一遍,同时收集记录居民的需求,解答居民疑问。
除了核酸检测,朝阳区下沉一线的党员干部还化身“大白”,坚守在流调、物资转运等岗位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群众需要的时候,
“能让群众感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句句真挚的话语,彰显了朝阳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周蕾
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是一名为了防疫工作,“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她每天一边照顾家中生病的孩子,一边坚持流调工作直到凌晨,确保高质量完成当天分配的全部任务。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快些再快些,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周蕾
方雪梅
下沉到潘家园街道华威北里社区松榆西里社区的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党员和同事们第一时间承担起物资发放、上门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忙碌的工作没有让他们停下脚步。
大家坚信,坚持一刻距离,战“疫”胜利就近一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就是战士,必须冲锋在前。”——方雪梅
张瑞权
朝阳区医保局在战“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负责人与同事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战疫情、守防线,奋战在抗疫的最前沿。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对党员的一种考验,我们党支部将在疫情面前构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张瑞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全区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
以不同形式下沉基层一线
参与核酸检测、人员排查、落位管控、
信息录入、服务保障、数据统计等工作
他们在疫情的考验面前
擦亮本色,锤炼党性
“双报到”党员
闻令而动亮身份
张辉
4月22日晚,潘家园街道松榆里小区全面落实封(管)控措施,看到社区“牵家”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里招募志愿者,居民立刻亮明在职党员身份积极响应社区需求,就地转化为一名抗疫志愿者。
他所在的27号楼属于管控区,居民订购的快递、外卖等送到社区门口,然后由社区工作者派送至楼门口的货架,再通知居民领取。为了减少社区工作者的负担,张辉主动承担联系居民到楼下取快递的工作,他还号召每层招募一名志愿者,精细化服务。除了通知拿快递,他们还帮助发放蔬菜包、关爱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为身体不便的居民“送货上门”。
就这样,张辉带领着19个“楼层长”像毛细血管一样,将服务深入到每家每户,将温暖送进每位居民的心里。
亮身份,他们是直面疫情的逆行者。
王炳伟
近日,在亚运村安翔里社区核酸检测点,在职党员作为一名助老查码岗的志愿者忙碌着。面对疫情大考,“双报到”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哪里最吃劲就攻坚哪里。
他们联动社会单位、物业、居民等各方力量,以“最小单元”凝聚起抗疫的“最大力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牺牲点个人时间没什么,能守护大家安全就值得。”——王炳伟
青年党员
抗疫一线展风采
疫情防控,朝阳区青年党员从不缺位,他们纷纷投身战“疫”一线,用年轻人的热情和活力,在抗击疫情中谱写青春之歌。
余捷
“家里老人常用的药马上就吃完了,能不能帮忙开点药啊。”下沉支援劲松街道的朝阳区应急局第二党支部的青年党员化身小区居民的“跑腿员”,他耐心地为居民一一登记购药需求。来不及吃午饭,仔细核对了社保卡及开药信息后,辗转辖区指定医院、药店进行采购。
当他再回到社区时,手上拎着一大包药品,“这20多户人家的药总算全配齐了。”
随后他又将药品按照每位居民所需分别装袋,并注明姓名、药品名称,逐一将药品分发给居民……
忙碌了大半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忙碌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小区里老年人多,能帮他们跑个腿儿买药,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算什么。”——余捷
青年党员们在“疫”线闪光,
“大家注意保持距离,先用微信扫码登记。”
5月3日早上7点,高碑店地区兴隆家园社区的核酸检测点入口处,来自盈科律师事务所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党员志愿者们身穿黄马甲,手举着印有二维码的牌子,引导居民有序进入。
李爱斌
25岁的是其中一员,早上5点多,家住通州区的她便匆匆起床,由于地铁封闭车站,李爱斌专程打车赶来,看到有居民在填写信息时遇到困难,李爱斌立即上前帮忙。
兴隆家园社区党委书记感慨道:“青年党员和辖区社会组织党员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我们的抗疫力量更强大了。”
“昨天也在这边,从早上站到晚上,虽然辛苦,但能尽一份力,觉得很充实。”——李爱斌
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身影
一句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
为这场战“疫”注入强劲力量
他们是机关单位下沉干部
他们是辛劳的社区工作者
他们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他们是社会单位爱心人士
……
这些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