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媒体报道 > 北京日报:房山有支战疫青年突击队,随时变身“大白”或“小蓝”

北京日报:房山有支战疫青年突击队,随时变身“大白”或“小蓝”

日期:2022-05-23      来源:志愿北京

  “以青春之我、筑安全防线,竭尽全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北京房山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疫”线的诺言。青年突击队的干警中既有80后,也有90后和95后,还有从检30年马上退休的老检察官。4月28日至今,这支战“疫”青年突击队共下沉社区参与人员流调排查20余人次,支援核酸检测130余人次。

  “疫情形势严峻,基层人力吃紧,社区急需大批抗疫志愿者!”4月26日,房山区检察院接到区委紧急通知,要求抽调50名干警支援全区核酸检测。一声号令,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不问时间、不问地点、不讲条件,接龙报名,不到10分钟,47名青年突击队队员集结完毕。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保持两米距离,做好防护!”“请问您有没有去过重点地区?”无论是核酸检测点入口的引导、身份信息采集,还是居委会内的流调信息排查,都能看到青年突击队队员的身影。

  张君是第一检察部的副主任、一名80后检察官,爱人在疾控中心工作。早在4月23日房山出现1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妻子就奔赴“疫”线,日夜坚守。得知召集志愿者,张君立即报名,安顿好母亲和儿子后,与妻子共同踏上战“疫”的征程,成为此次抗疫的“夫妻档”。

  “青年突击队队长要勇当先锋、敢打头阵。”青年突击队队长、90后检察官助理张雪说,“1次社区流调排查、2次道口执勤、3次核酸点位支援、无数次社区下沉,如今的我,早已熟练掌握变身‘大白’或‘小蓝’的技能。”

1

  青年党员孙子晶的志愿服务职责是坚守检测点入口,做好入场引导,耐心答复问询。作为一名女同志,她克服生理上的不适,穿上防护服一穿就是半天,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一天累计工作十几个小时,口干舌燥、喉咙沙哑、腰酸背痛,但她说:“当听到咿呀学语的孩童说谢谢阿姨,当听到耄耋老人说辛苦了的时候,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本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95后团员肖小黑自5月以来支援核酸检测点位5次,参与体验了不同“志愿工种”,有时身穿“大白”协助核酸信息身份登记,有时身着“大红”马甲维持社区检测秩序,有时身着“小蓝”帮助腿脚不便老年人出入。他说:“社区防疫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年志愿者的倾力付出和全情投入。”

  “叔叔,您辛苦啦!我们没有身份证,这是我和妹妹的信息。”小男孩拿出一张写好名字和证件号的纸递给志愿者吴存伟,不到两分钟两个小朋友的信息就登记成功。青年党员吴存伟表示,很多小朋友没有身份证,志愿者只能手动录入,小朋友们提前准备信息大大提高了志愿者工作效率。“看着这些认真配合又活泼可爱的孩子、听到他们稚嫩的童声,我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他说。

2

  在青年突击队的队伍中,还有一位老检察官,尽管马上快退休了,但他依然披甲上阵。他就是赵洪臣,从检30余年,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赵老师”。劳动节当天,他主动请缨下沉社区协助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流调。此后,还多次请缨到核酸检测点支援。

  “老同志也要老有所为,希望通过参与社区志愿工作,为战‘疫’出力,也为青年人做一个好榜样。”赵洪臣说。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