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特殊时期,我们都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连日来,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西城区广大老干部、老党员主动挺身而出,在社区值守、核酸检测等力所能及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以实际行动织密防疫网、牢筑防控墙、助力防疫战,书写着老当益壮、初心不改的动人故事,汇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能量。
主动请缨筑防线
德胜街道多支老党员先锋队活跃在助力抗疫的各个角落,成为抗疫战场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裕中东里社区老党员“初心团”不仅义无反顾全员出动,还积极带动年轻党员、居家办公人员等力量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初心团”成员们是宣传员,向居民宣传参与核酸检测的重要性、必要性;是讲解员,将动态变化的疫情管控政策简单明了告知居民;是接待员,在社区指导报备人员填承诺书、接收核酸检测报告;是热线员,开展大数据流调核查,确保风险人员尽早落位管控;是引导员,在核酸检测现场服务居民,扫码查验、维持秩序;是劝导员,协调处理突发紧急情况……
与“初心团”一样,裕中西里社区、双旗杆社区、德胜里社区、新北社区乙八号院等老党员先锋队也纷纷行动起来,老同志们鼎力而为,传递着奉献与坚守的力量。
面对大规模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社区人手不足等困难,广外街道马连道社区老党员先锋队的20余名老同志主动请缨,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核酸采样点,他们头顶烈日拿着小喇叭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有序排队,并不断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他们还贴心地引导老人、孕妇、残障人士、学生等群体通过绿色通道进行采样,全面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的老党员们积极参与入户动员、卡口值守、核酸检测卡发放等工作,“抢”着为社区居民服务,劲头丝毫不输年轻人。老党员王德山说:“虽然辛苦,但服务群众是党员的职责所在。”
什刹海街道老党员先锋队的志愿者们争当抗疫“排头兵”。有的老党员看到腿脚不便的老人,就主动上前推轮椅帮助老人快速完成采样;有的老党员耐心劝说安抚个别不配合工作的居民;还有的老党员更是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度过了最有意义的生日。
在西长安街、展览路、金融街、椿树等街道,老同志们也纷纷化身“大白”、“小蓝”,引导居民们扫码测温,来回巡视,一遍遍地提醒大家注意事项。他们的嗓子逐渐沙哑,挥汗如雨,却始终坚持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就要顶得上!
若有战,召必回
清晨7点,老党员朱建斌已经穿戴好防护用品,在工作岗位上准备就绪。跟她并肩作战的周兰英、仇云华、王绍斌等几位伙伴,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退役军人。曾经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如今虽褪去戎装,却依然逆行在防疫一线,主动请缨,迅速集结,重回“战场”。
“若有战,召必回”,对于这些老同志来说,这句话并不是随口说说,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热血和忠诚,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的铮铮誓言。疫情以来,他们几乎参与了每一次志愿服务,发扬着军人的优良品质和过硬作风,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老党员仇云华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战士,闻令而动、随叫随到,不怕连续作战,坚持倾情奉献。”老党员王绍斌还创作了一首小诗,为大家加油鼓劲:“疫情严峻人心慌,统一号令政府忙。社区上下齐联动,退休重又返战场。六七十岁不算大,烈日疲劳都不怕。连续作战保平安,动态清零我潇洒。”
那些温暖人心的身影
在志愿服务点位上,一个个忙碌而坚持的身影,让人感到格外温暖和感动。
4月27日早晨,在细雨霏霏中,区政法委退休干部贾国平开始了当天的工作——在本院核酸检测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登记信息、采样等,认真地为群众答疑解惑。这只是老贾参与抗疫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一个多月以来,每天坚持早来晚走,事事冲在最前,已成为他的习惯。作为老党员先锋队队长,他不但要与社区、物业对接协调,还要为每天参加服务的人员排班制表,并通知到每位老党员志愿者。他身先士卒,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20多次核酸检测,参与居民近9000人次,他身穿防护服一直坚守在现场。如此大的工作量对于这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来说实属不易。老贾的辛勤付出每个人都看在眼里,大家由衷地佩服他,为他点赞:“老贾,真棒!”
“请大家保持好两米距离,打开健康宝扫码登记。”在白纸坊街道樱桃园社区核酸检测现场,区社工委退休干部贺道容的声音又一次响起。除了多次维持检测秩序外,她还到居委会为前来询问如何解除弹窗的居民耐心解释相关政策。她说,社区工作人员太辛苦了,自己尽可能多做一些,就能帮他们缓解一些压力。朴实的话语透出了无尽的善意与关怀。
耐心细致也是老党员志愿者们的特点。天桥街道留学路社区的杨铁环在协助维持秩序时,总是细心地准备几个备用口罩随身携带。“这是我上岗时的一个习惯,如果有人忘戴或是不小心弄脏了口罩,就能用上啦!”
区统计局老党员马和平在参加核酸检测服务工作之余,不忘用手机镜头捕捉到40多天来老党员志愿者们共担风雨、冲锋“疫”线的感人场景,并制作成美篇分享到老干部微信群中。一个个动人、暖心的瞬间,一幅幅深情、动容的画面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老同志们倍受鼓舞,参与抗疫服务的积极性也愈加高涨。“我想把这些有意义的瞬间记录下来,对大家都是一种鼓励,也是一份珍贵的纪念。”马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