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4000余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坚守在各个服务保障岗位上,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笔挺的身姿、优雅的微笑、热情的服务,他们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其身上的服装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套兼具辨识度与实用性的服装背后,藏着设计团队日夜攻坚的故事。
设计团队先后绘制60多套设计方案
“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清楚这不仅是一次服装设计,更是要为这次纪念活动打造‘流动的视觉名片’。”志愿者服装及相关装备设计团队负责人夏小奇说。按照志愿者工作专班的要求,此次设计面临三个核心要求:既要与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视觉风格和谐相融;又要突出志愿者身份,确保在人群中具备清晰辨识度;更要贴合志愿服务场景,兼顾功能实用性与长时间穿着的舒适性。“时间紧、标准高,整个团队既因能参与重大任务而感兴奋荣幸,也深知肩上的责任之重。”
作为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出版物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小奇曾参与并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活动的相关设计工作,包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介绍》手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志愿者视觉形象与志愿者服务证书;还有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全套手册的设计。
这一次,夏小奇带领着6人团队跨行服装设计,从主题构思到细节打磨,每一步都反复推敲。为呈现最佳效果,他们放弃所有节假日,常常加班至深夜,先后绘制60多套设计方案,经历多轮筛选与修改——小到一粒纽扣的样式与颜色,大到主体图形的调整,都经过集体讨论与反复验证。
“众志成城”主题服装惊艳亮相
最终,一套以“众志成城”为设计主题的志愿者服装惊艳亮相。服装整体色调呼应纪念活动的庄重氛围,以天安门广场整体设计布局中的城墙红、橄榄绿、丰饶金为上衣主色调,同时融入象征志愿力量的“志愿蓝”。上衣主体图形将14年抗战历程设计为14条有力向上的线条,胸前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红色标志。下摆处以古代铠甲上的玄甲纹作为暗纹,人字图形连缀象征“众志成城”,呼应纪念活动主题,实现广场景观视觉元素、志愿者象征性元素和纪念活动标识的和谐统一。就连袖子的颜色也别出心裁,左袖留白、右袖为蓝色渐变。“袖子的设计是按照‘虚左以待’的礼仪传统,体现志愿服务的礼仪文化底蕴。”夏小奇介绍道。
立翻领是上衣的点睛之笔:领身挺括有型、平整服帖,显得志愿者干练精神。“我们在领型设计上,融合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军装的制式感。立翻领搭配领口处一粒白色明扣加两粒暗扣的细节,还有正肩的剪裁,使这件衣服有别于普通POLO衫的休闲松弛,显得简约、庄重、大气,与纪念活动所需的仪式感契合。”夏小奇说。
在历时4个月的设计过程中,团队历经多轮打磨,仅领型就反复优化出六七个版样,只为找到最贴合志愿者身形、最显精神风貌的设计。志愿者裤子颜色的选择,更是经过实地调研的考量:最初设想的白色在人群中过于扎眼,难以与环境协调,最终团队选定与天安门广场地面颜色相近的浅灰色,同时在裤缝处饰以蓝色渐变条状色带,既能凸显志愿者挺拔的身姿,又能传递出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
邀请志愿者参与评审遴选
据夏小奇介绍,这套服装还要满足志愿者引导、服务、保障等多场景的需求,实用性是服装设计的核心考量。材质上,特意选用轻薄、吸汗、透气的新型面料;细节上,裤子腰部采用宽边抽绳松紧带,可根据身形灵活调节,同时对裤长、立裆尺寸进行改良,提升穿着舒适度;就连帽子的帽檐长度、弧度及接口角度也经过多次调整,最终实现“佩戴舒适、轻薄易折叠、显脸部美观”的效果。
为确保服装符合志愿者实际需求,志愿者工作专班邀请了志愿者参与评审遴选,倾听他们的声音。“体感非常舒适,不闷、凉快,既漂亮又实用。”志愿者们的反馈,成为对这套服装设计的最佳认可。
除服装外,配套的帽子、腰包、水杯、冰袖、收纳包、信息卡、雨衣、汗巾8件装备同样尽显贴心,全方位覆盖志愿者服务中的各类需求。记者注意到,志愿者腰间佩戴的“抗战灰蓝色”腰包,成为服务中的实用小帮手。包内不仅能放置水杯、应急药品,还能收纳冰袖、雨衣、汗巾等物品。凭借贴心的实用设计,赢得了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
“考虑到志愿者在纪念活动当天需长时间佩戴腰包,我们在腰包背面采用加厚网面软材质,扣绳也做了加长、加粗处理,减少对腰部的摩擦与压迫,让舒适感贯穿服务全程。”夏小奇说。其他装备的设计同样暗藏巧思:冰袖做了加长处理,既美观又能防晒;信息卡上清晰标注志愿者姓名与服装型号,不仅方便物资分发管理,更因专属标识成为具有纪念价值的“服务印记”;速干汗巾呼应服装色彩,并印制上衣的主体图形;用来装物资的收纳包取代了传统纸盒,环保又实用,背带还做了加粗处理,避免长时间背负勒紧肩膀,细节处尽显人文关怀。
当志愿者们身着这套服装整齐列队,化作纪念活动现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时,幕后设计团队所有的疲惫都化为欣慰。“我们发挥专业所长,为国家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贡献力量,这份经历带来的使命感与荣耀感,让每个人都倍感振奋。”夏小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