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西单路口,园林工人正在搭建“和平发展”APEC主题花坛,为即将到来的APEC领导人会议周营造气氛。由于天气渐冷,花坛的花材都选用了耐寒花卉。本报特约摄影庞铮铮
“你们每天要对着镜子把碎头发打理好,让自己看上去干净、简洁、大方……”礼仪老师林静将发蜡抹在手心,双手轻拍几下,然后利索地打理起志愿者黄诗怡的头发帘儿。站在旁边的几名女生,学着林静的样子,开始收拾妆容。
他们都是即将服务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志愿者,再过一个星期,共2280名APEC志愿者将陆续上岗服务。本周一起,志愿者开始分批培训。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表示,这是自本市举办奥运会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志愿者培训。
共有400多名志愿者参加培训,培训课程从细节开始。
“您好,出口在这边……”礼仪课上,林静假设自己是引导员,为志愿者们示范标准手势,男生和女生都照着她的样子做起来。
姿势正确了,可林静还觉得缺点什么。她注意到志愿者们的笑容,指点志愿者,“光嘴笑可不够,眼睛也要跟着笑。”
原来,笑和笑也不一样。大型赛会上志愿者的笑要显得奔放和热情,而APEC这种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服务,志愿者们要表现出沉稳、端庄、大气、有条不紊、不卑不 亢的气质。林静要求志愿者们必须学会“三笑”,即嘴笑、眼笑和心笑。“要让宾客们从志愿者的微笑中感觉到发自肺腑的自然和友好。”林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