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最后一次高官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在国家会议中心一隅,一道青春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代表和记者们的目光:几位身着统一服装的年轻志愿者正在紧张忙碌着。 首都文明办副主任、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郭新保告诉记者,2014APEC会议期间,总计有2280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志愿者们亲切的微笑和精湛的服务,将成为2014APEC独特的青春名片。
抵离迎送最考验耐力
11月6日,首都机场,在映衬着蓝天白云的APEC欢迎背板下,7位统一服装的年轻志愿者面带微笑,迎候着八方来客。在他们胸前佩戴着工作证、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圆形徽章、写有2014APEC的布艺标志等“三大件”。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陈红烨曾参与西安世园会等多个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此次担任领导人会议周机场抵离迎送组领队。陈红烨坦言,抵离迎送组位处 国门第一站——首都机场,承担的工作是APEC接待服务工作的第一环节和最后一环,责任重大。同时,抵离组也是全部服务工作机制中上岗最早、服务时间最长 的班组,其工作也最考验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耐力。
据统计,仅迎接一项,抵离组的志愿者们就要接待上万名外宾,由于APEC会议涉及的国外机构和人员结构多样,绝大部分时间,志愿者们需要“盲接”。
记者在抵离组签到台上看到,几幅卡通图画得惟妙惟肖。原来,为了做好服务,抵离组的一位颇具绘画功底的志愿者将整个抵离迎送的过程手绘成了卡通图,并在上方配合中英文注释,极大方便了同事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