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陶然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为老人演节目
青联委员送福字
四川营社区爱心汇志愿者与老人欢聚一堂
志愿者慰问新街口街道青少年家庭
送书进社区活动
2015年2月,西城区志愿者联合会启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联合会号召广大志愿者组织在春节期间走进社区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特殊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送去温暖。
2月10日下午,来自陶然亭街道由地区流动青年组建的“乐陶然”为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了春联、福字、大米等慰问品,并为老人进行文艺表演。北灯公司志愿者为老人们送上春节吉祥物,表演了歌舞等节目;大和恒粮行的志愿者为老人们送大米的同时演唱了歌曲;建行陶然亭支行的理财师、中传文化教育的老师带领学生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春节前夕,德胜街道安德路北社区“孺子牛帮扶队”志愿者刘乃芬、张敏、李桂兰来到马英杰家中挂牌,为老人介绍“笑脸约定”:“以后您要是觉得一切都好,就挂个笑脸,要是觉得身体不适或是需要帮助,就翻成囧脸,只要有人看到就会来帮您。”马英杰是社区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她说,平时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就对她非常照顾,“孺子牛帮扶队”成员李友华更是每天都要来看她一遍才放心,现在有了“笑脸约定”就更方便,以后身体有什么不适也不用特意打电话,直接翻牌就好了。“笑脸约定”制定之后,为了让社区更多的人知晓并参与,社区还排练了小品《守岁》,巧妙地将志愿者帮助马英杰以及“笑脸约定”的内容表现了出来。据了解,剧本是社区居民朱锦兰和李国明按马英杰与志愿者的真实故事写的,小品将在社区春节联欢会上演出。
“笑脸约定”和志愿者上门服务多是针对那些不便出门的高龄老人,而对于能够出户的老人,每月15日,社区会把大家聚到一起参加“安北民族夕阳茶座”,由志愿者带领老人们一起编织、做操、做桌面游戏。其实,这样的活动社区一直都有,但从去年12月开始才规范化,成为社区的又一品牌活动。
2月2日羊年春节前夕,在西城区什刹海iNN·社区青年汇,来自西城区青联的近10位委员挥毫泼墨,正在为来自社区的老干部、七彩小屋、青少年、妇女儿童、非公企业职工、居民书写春联。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两周时间,但是一幅幅喜庆的春联早已把社区青年汇点缀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一句句吉祥的话语让领到春联的人们脸上都洋溢出温馨的笑容。
现场来自区青联民主党派、无党派、港澳台侨界别组的10多位委员担任“送福大使”,把写好的“福”字送到社区居民家里,送去节日的祝福。
2月11日上午9:30,在椿树街道志愿者之家举行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进社区的捐赠仪式。仪式上,总局对椿树街道7个社区捐赠图书,为20位居民赠书送春联,并走访慰问了2户困难党员群众,参与四川营社区“包饺子送温暖”共建活动。
总局此次为每个社区捐赠了50种大众喜爱的图书,还为社区20位居民送去了精选图书和机关干部书写的春联,这都充分体现了辖区中直机关对于基层基础精神文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了更为丰富、充实的阅读资源,使椿树街道居民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赠书仪式结束后,总局领导来到红线社区困难党员李老爷子家。李老爷子今年86岁高龄,是企业退休职工,爱人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夫妻常年服药,生活十分困难。领导们详细询问了老爷子的生活状况,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及生活日用品。随后,总局领导又回到椿树街道志愿者之家参加四川营社区的共建活动——包饺子送温暖。四川营社区爱心汇成员单位和10位老人欢聚一堂,大家齐上阵,合作包饺子。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功夫,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大家品尝着饱含关爱的饺子,感受着温暖的气氛,体会着基层政府、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一家亲的浓浓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