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关艳

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关艳

日期:2015-05-26      来源:志愿北京

08.jpg

DSC00187

DSC01616

DSC02993

  “志愿者”一个神圣而平凡的称号,一个充满奉献与爱心的载体。非常幸运,也很光荣,我能成为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一员,做着让别人快乐,让自己幸福的志愿服务。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现在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一个人的价值不在索取,而在奉献。志愿者在付出的过程中收获的是奉献的乐趣,是被社会认可的喜悦,这些回报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的,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

  像那些普通孩子一样,我曾经有过单纯快乐的童年时代。与好朋友奔跑,追逐,嬉笑,打闹,尽情释放热情和快乐。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地幸福下去了,只是有一天,这所有的一切都戛然而止。

  1986年,还在上初中的我突然跌倒,膝盖流血不止。虽然以前也有不时摔倒的经历,只是这一次更为严重。看着怎样都止不住的鲜血,家里人吓坏了,心中隐隐感觉不妙,赶忙把我送入医院。

  那一天离我14岁的生日只有4天了,我被医生确诊患上了“脊髓压迫症”可能终生将以轮椅代步。当检查结果出来时,我爸爸脸色煞白,浑身止不住地颤抖,他无法想象活泼开朗的女儿会遭此劫难,而以后的人生,我又将会面临怎样的困苦……

  从1986年至1990年,在那本该充满阳光的日子,我却含着眼泪先后进行了4次大手术,每一次都是希望,每一次却又都是失望。其中有一次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极好,正当大家都欢欣鼓舞,为我高兴时,我的双腿却又一次失去知觉,“抬不起来,像灌了铅似的”。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有病了就得治。再疼再难都得忍着,但面对病魔,我的勇敢与坚强并没有换来老天对我的眷顾。最终,我还是像一只被折断翅膀的燕子,从空中摔到地上,永远没有办法再听到自己双脚叩击地面的声音成为我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此后我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见人,不出门,每天只是靠看书听广播来打发寂寞无聊。我把自己沉潜在深深的自卑和失望里,不愿面对外面的世界。然而生活总是出人意料,一档电视节目却开启了我另一段精彩人生。

  到现在都记得,那个节目叫做“初级电视英语”,每天一小时,下午两点开始。也许开始只是为了排解寂寞,可后来却深深地迷上了这门语言。每当看到英语书,心里就很沉静。我想,我要坚持。

  当希望照进现实,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寻找光亮,我开始了漫漫自学之路。

  如果遇到不熟悉的新单词就标记下来,翻查字典,在练习本上写很多遍,直到熟练为止;为了让单词发音与单词释义相符,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听录音带,并跟着大声朗读,培养语感。每晚临睡前还要把白天背诵的内容在脑海里过一遍,稍有疑虑就起床查笔记核实……凭着简单的坚持,我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最重要的是,善于总结,在反复的学习中,我找到了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不仅让我“从初中水准一跃成为大专水平”,还为以后的教师生涯铺垫了道路。

  199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连外国语大学,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学生。回忆起那段日子,我总觉得像活在美梦里一样。我觉得自己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所以会加倍珍惜。刻苦努力是一定的,可最珍惜难忘的还是朋友间的情意。

  经历了四年家居封闭的自我学习,再进入大学这样开放、热闹的地方,心理上适应是个大问题。刚入学时,不知道老师同学会怎样来看待我,所以心中十分忐忑。可后来的一切都让我感动不已。同学们不仅热情善良,真挚坦诚,让我感受到朋友间的友情,还从心底里对我尊重佩服,甚至当作大姐姐一样来信任倾诉。大学两年,每个男生都为我搬过轮椅,同学们为我打饭,抄笔记,补习功课。虽然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人难以忘怀。这真是除了亲情外,最单纯的情感。

  199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并且提前通过了两门本科考试。

  1998年,回到北京的我顺利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并于三年后通过英语八级考试,取得学士学位。我再次创造历史,成为该校第一位残疾人大学生。

  渐渐的,我刻苦学习的事流传开来,一些家长开始请我当辅导老师,给孩子补习英语。我欣喜不已,感觉好像回到了大学那单纯快乐的时代,虽然只是当补习老师,可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我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层次不等,遍布附近的各种学校。这样一来我就得掌握好每一本教程的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常常备课到深夜,在教案上密密麻麻地写下相关知识和问题。最关键的是,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同就分别对待,一如既往的耐心与细心,把当年同学和老师倾注的爱给予了这些孩子。有些家长们说,送孩子到我这里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一种拼搏向上的勇气和坚持。

  在的成长过程中,我享受了太多社会上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所以我决心要倾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2007年我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是英语,那时恰逢北京申奥成功,全民开始喜迎奥运,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我走进了驻地武警部队,这些武警战士在奥运期间担任重要的服务接待任务,学好英语是为奥运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是驻地武警九支队的战士们,他们主要担任俄罗斯大使馆及周边的保卫工作,任务很重,面对外国人的机会也很多,经常会有一些外国朋友来大使馆办事,所以能用流利的英语交流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除了讲解奥运英语之外,我把重点同时放在了执勤用语中,由于针对性较强,大家学完后就可以在执勤中很好地使用。一段时间后,学员们的反映都很好,大家说:“见到外国人我们也敢说话了,交谈时也比以前大方多了……”,从申奥、迎奥到奥运的召开,英语学习让武警战士们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深深感受到志愿工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除了武警战士之外,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也成为了我的学生,从单词到句子再到对话,大爷大妈们的学习劲头儿不亚于在校学习的孩子。奥运期间面对来访的外国游客,大爷大妈们流利的英语也是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残疾人群体中,盲人主要从事的是按摩行业,随着我国中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慕名找到我们的盲人按摩师做保健和治疗。但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交流成为了一大障碍。于是,在残联的支持下,我开办了“盲人英语培训班”。为盲人朋友们解决了他们工作中一个难题,受到了盲人朋友的好评。

  2008百年奥运中国圆梦,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奥运会火炬手。当手中的火炬被点燃的那一瞬间,我感到我的心在和祖国一起跳跃。我深知这不仅是一份神圣的荣誉,更是一份莫大的责任,高举奥运火炬我心潮澎湃,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虽然只有短短的35米,但我相信那是我人生最辉煌的一刻,此时所有的一切胜过任何语言,我从心底深深地呐喊,“中国人No.1”

  残奥会的召开更是让我备受鼓舞,2008年8月30日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先生来参观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为此我做了全程的语言翻译,出色的表现和流利的英语得到了克雷文主席和市区领导的赞赏,也显现出中国现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11年底,我还参加了“国际残奥委会2011年全会”的志愿工作,为与会的各国官员做相关的志愿工作。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的微笑,我的坚强,我的乐观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每当听到人们对我说:“关艳,你让我感动,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一名真正的志愿者!”时,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多年来的志愿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奉献是一种幸福,助人是一份快乐。无私奉献的善举就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在人与人之间不断出现信任危机的今天,雷锋精神更是亟需我们去发扬和实践。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让我们的社会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永远充满阳光和微笑!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