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杜香泗

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杜香泗

日期:2015-05-26      来源:志愿北京

《和珅奉膳巧荐红楼梦》又名《老蚌怀珠》

  《和珅奉膳巧荐红楼梦》又名《老蚌怀珠》

2014.4城市学院交流

  2014.4城市学院交流

20120520-在“残疾人公益文化日”服务残疾朋友参观恭王府

  20120520-在“残疾人公益文化日”服务残疾朋友参观恭王府

老师耐心教授

  老师耐心教授

  杜香泗老师从2008年恭王府面开始在恭王府从事志愿者服务工作。先后承担引导服务、讲解咨询、文化助残、王府文化研究、历史情景剧公益演出、教育活动推广等系列工作,服务事迹感人为恭王府文化事业建设的做出重要贡献。

  2014年4月为城市学院学生主讲《北京的中轴线》

  杜老师刚到恭王府时,知识结构和岗位所需并不匹配,面临重新学习的挑战。深知“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注重学习,这样才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技能,为他人倾心奉献。他充分发挥“老北京”熟悉西城、京腔京调的优势,还把讲解分成15分钟、30分钟、1小时等不同时长,为不同观众的需求提供更好服务。恭王府成立了志愿者沙龙,创造志愿者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以及相互交流提高的机会,鼓励志愿者自主选题,杜老师积极参加讲座主讲皇帝大婚。杜老师任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秘书长一职,积极开展了传、帮、带等形式的培训学习交流活动。

  为了给社会上的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让残疾人朋友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恭王府与红丹丹签署了共建恭王府“残疾人公益文化日”协议。自2010年2月始,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为恭王府“残疾人公益文化日”,残疾朋友可以通过“红丹丹”热线报名集中参观恭王府。

  活动启动那天,尽管春寒料峭,尽管行动不便,还是有80名盲人朋友赶到现场。杜老师和一批优秀的志愿者为盲人朋友提供讲解。在杜老师精彩的讲解引导下,盲人朋友们伸出双手触摸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石狮子、西洋门、古树、古藤、窗棂等,真切地感受到恭王府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面对杜老师热情的服务,盲人朋友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活动自举办以来,还吸引了法国、越南的外国残疾朋友,得到了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北京市残联的高度称赞。2010年11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夫人潘淳泽访问北京残联时,对恭王府组织的“残疾人公益文化日”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志愿服务精神对于在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实现“和谐”社会,具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杜老师为两位盲协主席讲解

  志愿者团队不仅积极帮扶残障人士,还将此项目做深做透,衍伸出针对学生团体的“体验与关爱”项目,带领学生团队帮扶红丹丹的盲人朋友们。

  杜老师积极开展参加其他弱势群体的教育活动,把残疾人公益文化日扩展为公益文化日,打造恭王府社教品牌:为北京市所属的外地务工子弟学校学生举办“携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务工子弟活动,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一致好评,恭王府被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授予“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示范基地”称号;为社区、敬老院的老年朋友举办“敬老爱老文化月”活动,“夕阳红关爱老人”活动,更体现了对行动不便老人的关爱。除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如敬老院的老人行动不便,杜老师组织登门赠送恭王府光盘、纪念品,使他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王府风采。

  2012年5月20日在“残疾人公益文化日”为参观恭王府的残疾朋友服务

  在与游客的交流中,杜老师发现游客游览完毕对王府的历史仍是稀里糊涂,甚至连王府主人都搞不清楚。有些游客则不喜爱听那些照本宣科、缺少变化的导游词。究竟该用何种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当年恭王府的古人,让讲述洋溢趣味性?杜老师大胆探索,创新服务形式,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自编自导自演《王府的主人们》等历史情景剧。

  剧中和珅、庆郡王永璘、恭亲王奕是关键人物,他们的子孙,还有皇帝和太监、佣人、兵丁等配角,大大小小有16个角色。杜老师根据自己的形象气质报名恭亲王,没有演出经验,所有的一切,都靠自己摸索。除了演技,在露天舞台上表演历史人物,还面临服装、化妆、配饰、音效等一道道难题。只要有时间,他就抽空对台词,推敲着表演过程中不尽人意的细节。凭着对志愿者工作的热爱,绞尽脑汁、非常努力地背着台词,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表演动作。

  《和珅奉膳巧荐红楼梦》又名《老蚌怀珠》

  2011年国庆节期间,《王府的主人们》在趣园广场首演。曾经生活在恭王府的和珅、刘全、庆王永璘、恭亲王奕等人以及当时相关的历史人物乾隆皇帝、嘉庆皇帝、慈禧、奕劻按照时代先后顺序相继登台,用现代人耳熟能详、插科打诨的轻松戏谑的口吻,介绍恭王府过往的历史及清代王府知识。一下午连演8场,好些观众看完不肯离开,等着看下一场。首场演出大获成功,深受观众欢迎。自此每周六日为游客义务演出。让游人在戏台四面,观看到清王府人物的文化背景,让北京王府文化精彩传播,很给力。”杜老师演绎的情景剧,使王府历史脉络及人物梗概深植人心,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加深了游客对王府文化的理解,拓展了文化传播方式。

  杜老师面对《恭王府的主人们》获得的巨大成功并没有止步。再接再厉,根据恭王府的历史,又陆续排演了《恭王府的女人们》、《王子争位》、《思恭忠亲王》等剧目。

  2013年恭王府杜老师冒着酷暑,历时3个月创作的《和珅奉膳巧荐红楼梦》,在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演出季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最佳节目奖》。

  一年一度的“港澳青年内地文化实践交流活动”是恭王府公益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该项目得到了相关领导及全体港澳实习学生的一致好评。良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学生选择恭王府作为实习地点,恭王府2013年接待学生的数量位居各家文博机构之首。港澳实习生最不能忘记的是恭王府的志愿者。杜老师每次都积极参加该活动。

  恭王府志愿者的优质服务不仅撒满了恭王府的各个角落,同时还延伸到社会。恭王府积极参加业内组织的活动,使得志愿者的服务区域走出王府。2012年北京博物馆学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开展了“魅力北京·百场讲述”活动,恭王府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成立《魅力北京,魅力恭王府》志愿者文化讲述团,杜老师们走进了建国门、金融街等社区、北师大等高校、部队,为普通观众讲述恭王府的变迁、旧藏文物的流失、古建文化等,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2012年恭王府受邀参加“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览”,杜老师身着清代服装,扮作“乾隆”,现场书福,送给观众。恭王府的福,在一个字中含有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美好寓意,被称为天下第一福。这一互动项目备受来宾青睐。仅小半天功夫,“乾隆皇帝”已经用完了一瓶墨汁,但排成长队的求福字者仍络绎不绝。各大报纸及电视台纷纷报道恭王府及志愿者,互动项目为展会增添了勃勃生机,达到了宣传恭王府的目的。展览结束时,组织方向优秀参展单位颁奖,第一次亮相博博会的恭王府喜获“最佳展示奖”、“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奖”两项荣誉。

  2014年恭王府志愿者积极学习传拓技术,几个月后就开始为游客演示并教授学生。杜老师每周都会展示制作拓片。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