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董硕宏

北京市首批五星级志愿者-董硕宏

日期:2015-05-26      来源:志愿北京

  众所周知,社区的安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的平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水科院南院社区的志愿者们积极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中,为社区的安全稳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董硕宏,男,44岁,中共党员,他既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也是一名乐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他爱岗敬业,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助人为乐,以自己的行动,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受到政府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曾先后多次被评为海淀区优秀治安志愿者。

  一、以身作则,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作为一名社区治安志愿者,董硕宏始终把社区安全放在第一位,从2008年奥运值班巡逻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开始,他倍感责任重大。几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在社区治安巡逻队伍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每天坚持早、晚巡视社区安全的好习惯,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及时处置,每天晚上要到十一、二点钟才能回家休息,特殊时期干脆就留在办公室值班而不回家休息。有一次节假日值班巡逻中,突然发烧,浑身发冷,爱人劝其休息,找个人代替值班吧,董硕宏就是不同意,他说:“大过节的,人家都有安排,找谁都不合适。”愣是带病坚持值完班。有一次一居民家的保姆,在社区小卖部偷拿了几条烟,被人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给董硕宏,他立即调查询问,很快得知是哪一家的保姆,迅速将此情况报告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很快通报所里派人到社区,将人证、物证及保姆带到派出所,由派出所负责处理,不但为小卖部挽回了经济损失,也为雇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予了保障,同时,为社区消除了不安全隐患。作为社区治安志愿者的带头人,对社区治安志愿者们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树立“我要安全的思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治安的积极性,提升治安志愿者的自身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几年来协助公安派出所抓获偷盗电动车犯罪嫌疑人6名,多年的坚持带动了水科院南院社区居民对社区安全的参与性极高,为社区的安全稳定创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矛盾化解,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几年来,董硕宏以调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构建和谐社区,保障人民安居为己任,在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调解网络、健全调解制度上下功夫,坚持把居民的事情放在首位,发现矛盾立即着手解决,事前下功夫了解情况,事后跟踪回访调解结果落实情况,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共成功调解大小矛盾纠纷120余起,且未发生当事人反悔、案件反复的情况,为维护社区的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调解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没有过硬的素质就无法驾驭人民调解工作,甚至会适得其反,掌握过硬的调解技术不仅是调解工作的前提,也是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他先后认真学习了《人民调解法》、《合同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经常向司法所专职老师请教遇到的棘手难办的纠纷,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他的业务本领有了较大提升,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熟练化解各种矛盾的行家里手。10月的一天晚上12点,董硕宏已躺下,突然,听到急促地敲门声,并伴随着急促又颤微的声音:“董主任,在吗?”他急忙起床,开门,原来是8号楼赵师傅,请求去他家,调解一下儿子与儿媳打架,扬言动刀、离婚等,遂即穿衣一同前往,进家发现一片狼藉,孩子三岁在哭,董硕宏的到来使双方当事人不在厮打,只是口中互相念叨“日子没法过了”,他随即将双方当事人分开谈话,了解情况,经过40分钟于情于理于法分别与双方当事人交流,最后双方同意理智对待问题和矛盾,不再发生类似做法,从而避免矛盾升级发生恶性事件。

  调解工作中,健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是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纠纷的保证,是调解工作的重点,他组织社区班子成员选出调解经验丰富,办事公正的社区干部每月定期走访居民了解情况,同时发挥居民党员和调解信息员队伍作用,深入了解居民工作生活情况,通过层层调解网络,确保了社区大事小情能够及时掌握,各类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8月的一天,在和流管办的同志在例行检查出租户时,发现11号楼一租户内有多名外来流动人口居住,通过同周围邻居沟通了解到该住房内有多个年轻人同住,并打了隔断,属于群租,时常扰民。了解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带领协管员上门检查、登记,情况核实准确后,多次给房主做工作,建议房子租给可靠的人居住,经过多次协商,房主终于将房子收回,并拆除隔断,避免了不安定事件的发生。

  为使调解工作能顺利开展,圆满结束,结果能得到较好执行,他在调解开始前下足功夫,深入了解矛盾的产生原因,调解过程中同当事人积极沟通,力求结果使双方满意,调解结束后1个月内及时回访结果执行情况,做到调解有始有终。在调解一起家庭财产纠纷案件中,为了按时完成履行义务,他都提前几天再提醒当事人关于协议的履行,以及是否还有什么困难,双方当事人都表示:“已经给社区添了那么多的麻烦,不会再出问题,一定按时履行协议”。

  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矛盾千变万化,仅靠调解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在调解工作中,他始终努力带领社区调委会成员把工作重点放在“防”字上,认真摸索研究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采取得力措施,防范到位,抓早抓小抓源头,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发现矛盾纠纷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化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坚持调防结合,标本兼治。

  几年来,在街道司法所的正确指导、帮助下,在社区老同志的传帮带下,在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调委会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本人不断创新、努力、敬业,得到上级政府部门和居民的认可,多次荣获优秀人民调解员和安置帮教先进个人荣誉。

  三、助人为乐,乐于奉献,让社区充满爱。

  在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过程中,董硕宏以身作则,积极宣传文创工作,特别是在清理楼道工作中,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清理的同时,对社区重点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有时起早贪黑,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以自己的言行,使她们真正理解并完全配合清理工作,为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祥和的生活环境氛围是每个人互助友爱,乐于奉献的结果。有一次中午时分,6号楼一居民打电话向董硕宏求助,自己的老伴病症发作了,已拨打了急救电话,需要帮忙抬一下担架,董硕宏二话不说直奔患者家中,此时,他的家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岳父因病也需要他照顾,他没有因自己的问题而拒绝他人的求助。他常讲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做到了,一切就都好了。”

  多年来董硕宏的以身作则,甘于奉献,带动了水科院南院社区居民越来越多参加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社区安全稳定工作,我们的社区会更加平安和谐,居民的生活更加欢乐祥和。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