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现场互动
志愿者代表发言
授旗
志愿者宣誓
志愿者合影
7月10日,2015年北京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专题培训班在中国地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一层多功能厅举办,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相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来自北京市21所高校的49名志愿者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志愿者将于近期赴6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西部志愿服务。
在上午的开班仪式上,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并向志愿者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一是实实在在做事,以工作促发展,在工作的同时确定自己的长期目标和方向;二是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珍惜身边的每一次机会;三是尊重服务单位,保持学习心态;四是要信守承诺,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坚持志愿服务信念不动摇。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相关领导围绕志愿服务基本理念系统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极大鼓舞了高校志愿者服务西部的热情。
培训会上,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晓红,先后主持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上海世博会等志愿服务成果转化工作,组织撰写了《志愿服务体系研究》、《北京志愿者手册》、《我们在一起》、《北京志愿者服务模式研究》等20多本志愿服务著作,以《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为题,结合自己多年经验为大家做了志愿服务理念等内容的培训,提升志愿者志愿服务理念。北京市民防局人防通信站党支部书记李旭,曾在新疆和田任技术员、教导员、排长,参加导弹卫星常规武器试验近百次,参加神舟飞船首次至六号任务,并荣立三等功。他强调了民族关系发展进程中要注意三个突出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即民族利益、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这些是民族关系的焦点、热点和主题。民族关系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现实反映性和折射、利益平衡性和合理性等特点。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培训师熊汉忠从心理建设角度为志愿者们进行团队建设培训。丰台公安分局的负责人付膺迪,为志愿者讲述了应急处突的基本知识,在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理和应对,志愿者受益匪浅。北京市援藏3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援藏期间建立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志愿者叶如陵,以《我在西藏的日子》为题,与即将出征西部的大学生志愿者分享援藏31年的不平凡、无怨无悔的经历,鼓励志愿者积极投身到西部服务岗位中,为西部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培训过程中志愿者纷纷向授课老师提问,并表示收获很大,将进一步坚定服务信念,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西部建设,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训结束后,举行了2015年北京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出席出征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为志愿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慰问品,向西部计划北京服务团授旗。来自北京大学的周闻杰同学代表参训志愿者发言,他说:人的一生不只是一个追求财富、追求物质的过程,西部计划给了我们一个为社会奉献的机会。参与西部计划,必将在生命中留下精彩的回忆。服务西部,是提升国情认知、品德观念的过程;服务西部,是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过程;服务西部,是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的过程。“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选择西部,服务西部,正是我们书写绚丽人生的大好时机。
据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在团中央指导下,北京团市委高度重视,各高校和大学毕业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十二年来,北京市累计有25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西藏、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内蒙古、云南、宁夏等地服务。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向实践学习,为引导大学生参与西部建设,服务西部发展,培养青年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