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日期:2023-02-16      来源:志愿北京

  历时40天的2023年春运于2月15日结束。春运期间,全市万余名志愿者在361个岗位上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10万小时。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大旅客的认可与赞扬,为和谐喜庆的节日增添了浓情暖意。这里每一个志愿服务岗位也成为春运志愿者们最不舍的“家”。

五年了,今年我依然选择

留下,因为……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1)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老家的张秋兵今年再次选择留下,继续在大兴机场参与志愿服务。随着客流量的增加给机场造成了很大压力,不熟悉大兴机场环境,甚至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旅客难免在航站楼里手忙脚乱。对于也是来京工作多年的张秋兵来说,不仅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南来北往归家游子的急迫心情,他更想用自己在大兴机场服务多年的经验帮助到每一名旅客,让他们安安心心回家,平平安安返程。

从每一次帮助他人中

我收获了……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2)

  在大兴机场里,经常能看到张秋兵在地铁出口周边穿梭,细心地回答步履匆匆的旅客问题,耐心细致地为在机场中迷失方向的旅客指引值机方向,而他并不止于帮助遇到困难的旅客。当他发现B1层地铁出口在人流量大时容易导致旅客随队伍误走值机岛,有极大可能耽误值机的风险时,他果断向团队反映,及时调整了志愿者岗位人员的站位,以便更好地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引导服务。

  “服务久了,慢慢就能猜出迎面走来的旅客想问我什么了。”张秋兵直言。很多时候,即使旅客并没有向他求助,他也能够根据行李量判断旅客是否需要办理托运并提供指引,主动告知其最迅速的值机和安检方式,主动为老年旅客指引路线位置。无论面对哪类旅客,张秋兵始终用微笑和真诚服务每一位旅客,他说:”每次旅客对我的肯定都是我最大收获和幸福。每当看到我服务的旅客从急切求助的眼神变为喜笑颜开的那一时刻,我就非常满足。”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

我的生活态度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3)

  每一位来到机场的旅客,张秋兵都把他们当做接待来家做客的朋友一样。他告诉我们,春运期间来此的旅客往往朴实无华,他们乘坐深夜或一大清早的飞机就为了能够尽早回家团聚,他不希望任何人在这里有不好的归家体验。因为“这里早已成为我的家。志愿者的身份已融入我的生活,助人为乐也成为我的生活态度。”

  像张秋兵这样在大兴机场志愿者团队服务的志愿者有上百名,他们的努力让大兴机场成为归家途中的温暖港湾。

  春运启动以来,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按照春运志愿服务工作安排和北京市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为主题,结合今年春运实际,加强对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设计,明确了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朝阳站、丰台站,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以及属地团区委的北京市春运志愿服务“七站六区两场”工作布局,巩固了以高校学生、专业志愿者队伍等为志愿者来源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招募相结合的多元志愿者结构,明确了以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平安应急等为春运志愿服务主要内容。在北京西站等地区专门建立春运志愿者之家,为在“七站”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休息、培训、交流的场所,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情陪伴活动,在加强对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建设的同时,做好志愿者的关心关怀工作。

听师哥师姐说

有这样的机会……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4)

  一大清早,北京南站的车站里人山人海。人流量的迅速增加,让今年刚刚大二的北京城市学院志愿者马泽雯有了一些紧张。之前,我是看到学校招募信息,又听师哥师姐介绍之前他们参与服务的情况,我就报名参与的。现在作为团队负责人,我也感到有了更多责任。

  每天早上8点,马泽雯就早早到岗,开始准备晨训工作。她需要带领每天新加入的志愿者们尽快融入工作,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马泽雯会带大家熟悉了解南站布局,熟悉岗位职责,分享服务经验。在服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志愿者们不分彼此,相互补位,让每一位旅客得到及时的帮助。

只有参与服务了

你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5)

  谈及这样的志愿服务经历是否感到辛苦,马泽雯觉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机会才让自己看到了车站工作者们和铁路工作者的辛苦,也感受到了来往旅客生活的不易,这使得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投入的热情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减,反而日渐高涨。

  事实上,旅客越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就越多,特殊人群尤其如此。北京南站中有一个爱心服务站,里面配备轮椅、拐杖、物资等,当志愿者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便会赶紧去借轮椅或者拐杖,带他们进站,将他们送到进站口或者地铁站,将温暖传递到下一辆车上。马泽雯告诉我们:“这份温暖的流淌和传递只有在参与服务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也成长了很多!”

明年,后年,我还会选择来

这里,因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40天春运圆满收官,志愿者有了一份“家”的不舍 (6)

  马泽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新加入的志愿者们:不用担心,不用紧张,每个人都可以发出光芒、照亮彼此、温暖大家。春运的旅途中正因为有青年志愿者们的加入,更加充满活力和暖心!40天里,志愿者们在春运志愿服务岗位进行学习培训、开展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专家交流,与志愿服务伙伴们分享。“志愿者之家”为他们贴心配备的免洗手消毒液、暖宝片、姜茶等保障物资,服务结束后配发的优秀春运志愿服务证书和完成志愿服务激励物资,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明年,后年,如果还有机会,我还会来,因为这里已经是我们共同的‘家’——志愿大家庭。”

春运志愿者的故事

笔短情长

40天里,志愿者们

用暖心服务和青春笑脸

点亮了温暖归途

护航了平安春运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