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团体动态 > 学以致用深耕基础教育 “支教+N”赋能乡村振兴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暑期支教活动圆满完成

学以致用深耕基础教育 “支教+N”赋能乡村振兴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暑期支教活动圆满完成

日期:2023-07-24      来源:志愿北京

图片1 

图片2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7月1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成果汇报展示在十渡镇市民文化中心进行,十渡镇政府、十渡镇革命烈士家属、光荣在党五十年优秀老党员代表、十渡优秀民营企业代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支教团师生志愿者、十渡镇农村儿童及家长百余人参与此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时而掌声雷动,长久不息;时而潸然泪下,温暖感人。

  此次支教学习成果师生同台展示,把乡村实践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转化为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转化为锤炼专业技能的广阔舞台。立足于在首都农村教育“双减”政策下,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好德智体美劳乡村教育五育并举小课堂。汇报涉及科普宣讲、书法吟诵、双语童话剧、师生合唱等学习成果展示节目。

  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 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指出,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厚植教师教育情怀,师范学院从2017年开始探索创建了暑期乡村支教活动,作为锤炼扎实教学基本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到今年赴房山区马安村支教已连续开展了6个年头,即便遭遇疫情支教也没有断线,主要通过线上开展支教活动。2020年师院支教活动项目荣获北京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1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为响应政策号召,进一步提高支教质量效益,打造具有师院特色的支教平台,今年坚持以需求为牵引,采取电话沟通、现地调研的方式,与支教村进行深入对接,最终确定了科普、书法、吟诵、合唱、绘本阅读5个科目。此次支教团师生志愿者22人分为2个组分赴房山区马安村、密云区东智东村为3个班次57名小学生展开支教。

  作为暑期师范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以支教为支点,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所长,努力在实践中拓展“支教+N”志愿活动宽度广度。一是注重做好“支教+思想引领”。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结合支教地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线上+线下主题宣讲、特色党团日活动,沉浸式参观平西抗战纪念馆、马安村村史馆、抗日高小等,走进田间地头、村舍农家解民生、治学问、做支教。二是注重做好“支教+科普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此次支教以知识科普、作品展示、沉浸体验等形式,借助党支部“1+1+1”共建合作的新形式,搭建“小小科学家”这一寓教于乐的平台,沉淀出“调研+科普+教育”的科学课堂,激发小朋友们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和好奇。三是注重做好“支教+心理帮扶”。积极助力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升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精心设计“心宣讲”心理健康科普宣讲和“心体验”心理健康活动,以科普体验、互动游戏、心灵家访等方式,努力在实践中拓展“支教+N”志愿活动宽度,助力“撬动”首都乡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延伸首都乡村教育振兴的深度。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