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团体动态 > 200余人,3天5000余小时!东城青年志愿者绘就北京文化论坛“青春风景线”

200余人,3天5000余小时!东城青年志愿者绘就北京文化论坛“青春风景线”

日期:2023-09-15      来源:志愿北京

  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举办。在团市委、市志联的统筹指导下,东城团区委组织的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饭店、北京国际饭店、鼓楼、正阳门城楼等点位高质量完成论坛志愿服务保障任务,为600多位中外宾朋带来温暖、舒适、便捷的参会体验。本次论坛期间,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他们共同绘就了会场上的“青春风景线”,充分展现东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的专业水准,向社会各界传递首都核心区青年的热情好客和文明风尚。

1

  尽责担当彰显蓬勃青春风貌

  “能够在这些重大活动中展现我们青年人的面貌和风采,是我学生时代宝贵的经历,非常值得。”9月6日,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王雨婷还在服贸会现场开展志愿服务,9月13日,她已准备就绪投入到北京文化论坛的志愿岗位,引导嘉宾进入会场,悉心解答嘉宾疑问。

  提供指引、发放资料、解答问题、整理物资、语言服务……会场每个角落,都有志愿者辛勤忙碌、尽职尽责的身影。论坛期间,东城团区委在北京饭店设置19个志愿服务点位,在北京国际饭店设置9个志愿服务点位,实现会场外围路线全覆盖。在每个志愿服务点位上,志愿者们都用实际行动向四方来宾展现真诚温暖的志愿风采

2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于谨阳担任外事志愿者兼随车英文讲解员。“一开始英文讲解稿有数十页之多,需要花大量时间将原稿精简润色为外宾能轻松理解的风格。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珍贵机会,希望能努力做中国文化的讲述人、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异国听到乡音,嘉宾们都很惊喜。”希腊语随行翻译志愿者王自歌说,“我们得以成为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将遥远的文化连接起来。”

  论坛期间,共有55名外事语言服务志愿者,涉及英、法、德、西、意、日、泰、希腊、阿拉伯共9种外语,全程陪伴外籍嘉宾随行翻译,部分岗位上一人还担任多种语言翻译工作。为圆满完成外事志愿服务工作,团区委设计工作手册,开展专题线下培训,确保志愿者以过硬的专业能力上岗工作。

3

  成长提升收获文明向善力量

  “参加北京文化论坛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收获了友谊,同时自我价值感得到了提高。”首都体育学院学生蒲文文在本次志愿服务中收获颇丰,“特别是帮助到有服务需求的嘉宾后,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特别开心。”

  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走进社会的重要一步。通过在论坛会场上沟通交流、开展服务的亲身实践,大学生们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和互动联系,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能力、增强信心、收获成长,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进一步激发融入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

4

  本次论坛召开前后,东城团区委为青年志愿者们“保驾护航”,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物资保障,科学合理安排安排工作班次,保障志愿者们餐饮、休息等需求,并与带队志愿者密切联系,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尽可能让青年在活动中真正得到收获与成长,最大程度保障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和积极性。

5

  赞誉满满擦亮志愿服务“金名片”

  “这些青年们素质非常高!”“会场处处有你们的身影,谢谢你们的付出!”与会嘉宾的频频称赞,是青年志愿者最有说服力的“名片”。

  论坛期间,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会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展现出了专业严谨的服务水平、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细致周到的服务标准,以最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来自海内外与会宾朋的认可和肯定。

6

  东城团区委注重对志愿者典型代表的宣传展示,积极传播志愿者们的青春风采和温暖故事,通过典型引领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关于“志愿蓝”的真善美与正能量,带动更多青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擦亮东城区志愿服务“金名片”,让志愿精神在东城大地熠熠生辉。

7 - 副本

  文化盛会,耀聚东城。东城团区委将始终坚持“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带领东城志愿者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出色表现,共赴2024北京文化论坛之约,续写东城志愿服务华章!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