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简称:北志联),有一位身穿“蓝马甲”年近七旬、入党 48年的银龄志愿者,他就是首都最美志愿者罗永生,大家亲切的称他为罗老师。
最近,在学习习近平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回信的座谈会上,罗永生结合自己13年志愿服务的历程激动地说:习主席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领悟习主席的指示,我心潮澎湃、倍受鼓舞,切身体会到在志愿路上的13年,是奉献爱心、感恩社会、与时代同行,充实、快乐、富有意义的13年;是坚持退休不退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誓言的13年。今后,我要按照习主席的指示要求,再接再厉、笃行不怠,伸出关爱的双手,播撒大爱的种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增砖添瓦,奉献一名共产党员的“银发力量”。
(一)
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以美丽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展示了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风尚,展示了中国人民包容、开放、自信的时代风采,赢得了世界各国运动员、来宾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罗永生在参与军队支援奥运的工作中,目睹了志愿者们的高水平服务,种下了退休后也要当一名志愿者的种子。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大潮中,2011年底他从军队师职领导岗位上退休后,就来到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迫切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北志联秘书处领导鉴于他长期在部队高层领导机关工作,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文字功底,还荣立过二等功、三等功,感到是个难得的优秀人才。鉴于北志联办公室刚刚成立不久,点多、面广、事杂,任务繁重,各项工作都要从基础做起,亟需像罗永生这样具有丰富经历的人员加入。从那时开始,他就在北志联办公室“安了家”,成为一名北志联的志愿者。他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相关人员参与工作规划筹划、实施推进和志愿服务组织(团队)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参与招募培训新加入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断提高科学化运行能力和水平。面对志愿服务新生活、新岗位、新要求,他身体力行、虚心好学,走进志愿服务组织,与广大志愿者交朋友,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带着问题研读《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丛书》《志愿服务概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与管理》《北京奥运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等理论书籍,先后取得了志愿组织管理咨询师、志愿服务培训师、志愿项目督导师、志愿文化推广师等证书,曾担任全国、首都和市区志愿项目大赛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成为一名京城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
罗永生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志愿服务实践之中,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自己多年在部队积累的工作经验,把红色故事融入解读志愿服务精神,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撰写了《我心中的志愿服务》《志愿在我心,服务中国梦》《永远跟党走——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志愿照亮人生路》《一起来更精彩》等宣讲培训课件,来分享什么是志愿服务、为什么开展志愿服务、怎样开展志愿服务以及为什么当志愿者、怎样当志愿者的话题;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录制了《牢记誓言跟党走》的“微党课”。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传承红色基因、播撒大爱种子,累计讲述百余场,受众达十余万人,深受听众的热烈欢迎。
(二)
罗永生在北志联当志愿者的13年,正是北京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的13年。北京志愿者注册人数从当时的200多万,发展到今天的458万,志愿服务组织从近千个发展到7万7千多个。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历程中,许多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着如何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上岗的服务管理?如何加强志愿组织建设?如何用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发展?等等问题,急需一些既有志愿服务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帮助指导。罗永生守初心、担使命,按照北志联秘书处的相关要求,深度参与到北志联内部“微制度”体系的建设中,从工作梳理、经验总结、流程优化、形成制度来推进,从而提高了常态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提供了样板和借鉴。
十多年来,罗永生经常深入到心飞扬志愿服务队、青龙桥义务指路队、红爹之家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传授项目管理知识,推广志愿项目“12字”工作技巧,直接受益志愿组织数百家。
特别是他深度参与了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志愿服务总队的创建和运行管理、规范建设工作,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实践基地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传授志愿项目管理经验,优化志愿服务运作流程,参与探索“融合式”发展路径,培育志愿服务“样板”间。总队成立7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青苗计划”荣获全国志愿项目大赛金奖,“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荣获首都志愿项目大赛银奖,“缔造未来——讲好宋庆龄故事”荣获首都志愿项目大赛金奖等荣誉,这些荣誉中凝聚着罗永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将北京市西城区心飞扬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参与该团队运行和建设的咨询工作,积极为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打造平台、营造氛围服务,带头与青少年分享自己“感恩的原点、志愿的起点、志愿服务无终点”的故事,解读志愿精神,传承志愿理念,做文明的实践者,用生命影响生命。“心飞扬”团队先后荣获北京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4A级社会组织。罗永生时常为自己能够为志愿服务“草根”组织做点事,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三)
罗永生把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入党誓言的平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争当排头兵。
他是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无论是当奥组委的驻会志愿者还是赛会志愿者,他总是爱心飞扬、微笑服务,事事走在前;在服贸会、世园会和建国70周年、建党百年等大型庆典活动志愿服务中,他总是躬身实践、止于至善,为活动的圆满成功贡献志愿力量。
罗永生用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常利用节假日参加义务“植树、护绿”活动,在京、冀、蒙的荒山野岭、戈壁沙滩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新冠疫情期间,罗永生不畏艰险、担当作为,带头争当社区志愿者,成为社区志愿者“大白”,奋战在核酸检测、卡口值守的一线,被誉为社区疫情防控的最美志愿者!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遇上有需要帮助的人和事,罗永生都会伸出援助的双手。
他是一名“公益摄影师”,积极参加“带着爷爷奶奶'游'北京”大型公益项目,为孤寡、空巢、高龄和行动不便老人免费拍照,经后期制作将老人与拍摄的京城著名建筑物合成,营造出爷爷奶奶真真切切“游玩”了北京的感觉。当程希和老将军收到与天坛合影的照片时,老将军高兴地说:志愿者真是太贴心了,圆了我这个难以走出家门老头的梦想,实现了我与天坛合影的心愿,再一次焕发出青春的感觉!
2019年9月20日,他在北京“杨闸路南口”换乘公交时,遇到了一位摇着轮骑的姑娘也在等公交,车来了她要上车,可这辆公交车没有轮骑升降器。轮骑姑娘等待着、期盼着!罗永生见状主动走上前、伸出双手,与乘务管理员一起将她抬上了车,下车时又将轮椅姑娘抬下来。乘客见状连声说:你真是个好人啊。像这样搭把手的事,不论是在地铁公交上还是公共空间里,他已成为习惯,枚不胜举。他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已经融化在灵魂中,落实在行动上了。
罗永生面对首都最美志愿者的荣誉,他非常感谢这个伟大时代给他提供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非常感谢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伙伴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将继续牢记党的宗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让银龄在志愿路上飞翔,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