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首届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已经接近尾声,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其实内心是既感到开心,又有点不舍得。志愿服务工作结束了,我们就可以各自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从而又回到以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中。可是,我们也舍不得这个岗位了,舍不得为游客提供简单的服务后内心所获得的充实感,舍不得广场中在我们面前玩耍小孩的快乐表情,舍不得人们羡慕的眼光,舍不得人们亲切地称呼我们“志愿者”。
然而,过了两天,脱下志愿者衣服,摘下志愿帽子,卸下志愿者背包,我们将很难再体会到这么多的舍不得了。即便如此,我们将继续作生活中的志愿者帮助我们身边的人。虽然此次体育文化节中我们志愿者提供的只是简单的引导咨询等服务,但是在这些天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体会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我们的精神在充实,我们的心灵在净化,我们在不断地成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可爱的志愿者们
“世界在你的眼前,梦想用汗水来实现。”志愿服务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满怀热情、不求回报地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很平凡,很幸运;我们很辛苦,很快乐。我们用奉献美化了人们的心灵,用服务收获了真诚与感动,我们是快乐的志愿者。
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抱怨,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感受简单的的快乐。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让更多的的人感受到快乐,让他们的面庞上多一点笑容。
志愿者是一个集体,所有的志愿者组成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的大家庭,每个志愿者身上都有一份责任。因为同一个目标,我们相聚,我们奋斗,同一个梦想,我们拼搏,彼此协作。
我自豪,我是一名志愿者!
(北京联合大学)
第一届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志愿服务感想
我是北京城市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平时活泼开朗喜欢和人打交道。我曾经参加过北海的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看着大家都在无私的奉献还有群众给与我们认可的眼神,让我觉得志愿者真的不只只有字面上的意思,在它的背后有汗水、有欢笑、有付出、还需要广博的知识以及无比的耐心。通过北海的志愿活动让我对志愿者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想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种子开始发芽成长。
2010年的这个暑假,我有幸成为第一届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的志愿者,因为严格的培训以及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使我感到了压力,但更多的是志愿者响亮的名字带给我荣誉。在2008年的时候我也非常向往成为一名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始终没有达成。希望之后还能有什么志愿的活动我一定积极地参加来弥补我的遗憾。听说要在鸟巢举办第一届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需要在大学生中找志愿者我想也没有想就报名参加了。想想自己可以穿着志愿者微笑蓝的服装站在鸟巢为大家提供服务,心里总是充满着自豪感。志愿者的选拔也是非常的严格,为了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全体志愿者接受了体检,也在安全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当志愿者誓师大会上我们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当邓亚萍宣布出征的时候,我们就像是一名名的战士奔赴战场。从大家的表情以及坚实的步伐中看出了大家圆满完成这次志愿者活动的信心。
在志愿的过程中真的是有欢笑、有欣慰当然也有委屈。当取票来的群众笑着和我们聊天,嘱咐我们银行空调凉穿长裤子腿不会疼、穿一双平底鞋走来走去不会很累、多喝点水......当他们夸奖我们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志愿者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只要人们知道我们是志愿者都会给我们都会给我们回报以微笑、关怀。当时还觉得这个工作简单、枯燥,老是有种想逃离的感觉但是当我站上这个岗位的时候才让我真的有体会,志愿不分工作,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是给我们信任的群众的最好回馈。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领票,问我们是哪里的,我说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家长都会特别的热情说08年的时候奥运会的志愿者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孩子说等以后你长大也要像姐姐一样当一名志愿者;当有人去过体育节一次,又回来找我们拿票的时候,说这次的活动怎么怎么好还想再去一次,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也是非常的伟大;当有人来拿票,可是票已经发完的时候那种失望的眼神我是不会忘记的;当一位80几岁的老奶奶来领票,却没有带身份证,要是回去拿万一有点什么危险怎么办,这是我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帮助老奶奶领了3张票,我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违反规定,但是我真的不忍心让老奶奶再回去拿,虽然路程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也许不长,但是对于一位老奶奶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但是当我看到老奶奶笑了,我真的觉得无论怎样都值了;当有人想要剧场的票可是我们这里又没有的时候,我们问了问的问别的银行也没有,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电话,说什么时候要是还有票一定要给我打电话,我们说行后他一直对我们说给你们添麻烦了,实在是太谢谢你们了。其实只是一个电话没有什么的,这个大爷就如此的感谢我们,并且因为给我添麻烦了感到非常的不好意思,其实当时是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做的都是应该的不需要这么感谢我们的。那时真的觉得再累再怎么样工作我们也一定要做到最后。
可是,在过程中不仅仅有微笑,有的时候也有不理解。因为需要实名制的登记发放免费票,有些人拿着两张身份证过来领取,真得不能给他们。而且银行也有规定,必须本人来签字领取,要不然票就发的太快了,有的人就领不到了。我们也是严格执行,但是总是有些人不能理解我们:我又不是没有带着替签一下怎么了,我们游园兴致被你们破坏了;还有的人没有带身份证,一起来的人要给她作证她说的都是真的,就给我们票吧,说实在的我们都不认识您,您给她作证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要的是能证明你身份的证件啊;我们也不是黄牛,我们没有私自拿下票,我理解有的人大老远的来却没有票心里是什么滋味,但是一听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委屈......真的是说什么的都有,我们只是想能让更多的人都能拿到票,我们严格执行又有什么错,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委屈,但是没有办法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只能坚持下去。后来一位奥促会的领导来看我们,我们说完情况,他也表示很能理解我们,因为他的工作中也出现过这些问题,他跟我们说不要介意这些,你要有自己心中的信念一切就要按着程序来,不要他在意他们说的什么,因为你是按着正规的程序走的。听了他的话,就感觉心情开阔了很多,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一类的问题,剩下的就要看我们如何自己去解决了!
有人说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以前我不理解可现在我理解了,有多少事情是我们之前没有做过的,有多少事情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我们的底线。在活动中我们的每一个人,我们的每一分钟,都在成长进步着,有这么一次志愿经历相信一定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无论是苦是甜、是笑是委屈。我相信以后身着微笑蓝志愿者衣服的同志也会越来越多。从誓师那天我们嘹亮的宣誓中,出征后整齐的步伐中都能看出我们的信心,我们一定会努力高质量的完成这次的任务,我也坚信这次的活动一定会完满的完成。并且我坚信从奥运城市到世界城市的愿望在不久也一定能实现,这不仅是北京人的希望,也是全中国人的希望!
(北京城市学院志愿者 王平)
留学生眼中的北京市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志愿者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就想当志愿者,可惜因为那时正忙着准备高考,没有当上。时间已过去2年,我接到通知说在招2010年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的志愿者,于是我义无反顾的报了名。经过筛选,我终于穿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志愿者服装,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虽然这次志愿时间不长,只有两周。但在这短短的两周的志愿时间里,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一开始报名参加北京市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志愿者的时候,是为在不同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进一步溶入到北京生活。对一般只会在学校生活的我来讲,很少有机会真正体验北京人们的生活。但是在这次志愿者期间,我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的另一面。我还借这个机会见了来自各省的人们要么牵着孩子的手、要么牵着朋友的手来到鸟巢参加体育文化节的体育项目。这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爱运动,享受家庭生活的一面。在解答游客各种小问题的过程中,与大妈大叔的谈话使我感觉到了中国文化的和蔼可亲的一面。还有,在与中国学生们一起做志愿者的期间,深深感到了团结和服从集体的可贵精神,让我觉得我们清华大学的志愿者们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最后是我对这次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的小小评价。我认为这次体育文化节通过各种小的体育活动和播放有关2008奥运会的影像,让市民们会想到了北京奥运会的热闹,并让人们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给北京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阵凉风。希望以后的体育文化节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也希望我能参加更多的志愿者活动,以此来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并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清华大学)
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志愿活动心得体会
2010年,距离08年北京奥运会过去两年了,为了传承奥运的精神,今年奥林匹克公园举办了首届体育文化节活动。
还记得曾经是多么的羡慕08年的奥运志愿者,他们那迷人的微笑和高质量的服务,已然变成了北京的一种文化,遗憾那时我还未步入大学的门槛,曾经只能在电视的旁倾听他们的苦与乐,今年我亲自体会。
从8月初培训到8月下旬,为期大约半个月的志愿服务结束了,回头想想这些天的苦与乐,感觉还是挺充实的,起码觉得天天过的挺有意义的。虽然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我们愿意倾尽全力去帮助游客。告诉他们地铁在哪?洗手间又在哪?你想去科技馆怎么走?你想进鸟巢该在哪买票?等等,站的久了,我们也会些许感到有点累,但每当看到游客的微笑和感谢时,疲惫感便一扫而光,不停穿梭,身边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已记不清帮助了多少人,听听到多少人不停地说着谢谢,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感,回到学校虽然筋疲力尽、四肢酸痛,但心里还是觉得值了,因为那发自内心的感谢会让我心里感觉特舒坦。
不时的,身边的“战友”也会感动我,让我感到这个集体的伟大。还记得18 号,那天下了点雨,虽说不算太大,但好像一直就没怎停。身边的“战友”无论男女,依旧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毫无抱怨,正的那是一种无言的感动。在这个阴雨的下午,我们淡蓝色的志愿者服装依旧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身边人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根本没这么一个阴沉沉的雨天所影响,披上雨衣,拿上雨伞,我们继续我们的职责,站好我们的岗,回答好游客的各种问题,我们用我们的热情感染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感觉不到雨天的不快,让他们的心里感觉到阳关的温暖。
记得有人问我你们志愿者给不给钱?我们告诉他我们是义务的,他说以后现实点,假期打打工挣点钱多实在啊,我微笑着说没错吧也许。大学生嘛,是该打工挣钱,尝试接触社会了,这没错,但是我觉得志愿活动这样的锻炼机会也是应该尝试的,感受一下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我觉得也许会对我们以后的路有所帮助的。
其实,服务的这几天不时的出现几个小同学问我是怎么当上志愿者的,我告诉他们这是大学的活动,他们简单的说那我一定要考大学,当志愿者,将来跟哥哥一样。真的,听他们说这样的话时,心里真的有所触动,也许我们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未来的花朵”,让我觉得别管刮风下雨,真的值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志愿小感
为期12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回想这段时间感觉十分的充实。在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过程中,虽然我的工作很简单,也许很微小甚至单调得乏味。但是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微笑是北京志愿者最好的名片,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可是不亲身感受你怎么能体会到连续微笑三个小时是什么滋味呢?这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体会到了,并由衷向北京2008年的志愿者们致敬!同时我也为我自己感到自豪,并愿长久地珍藏这份美好的记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雨中服务 微笑依然
2010年8月18日,北京市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又迎来新一天的工作,不过,由于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露天影院今天并没有放映电影,志愿者们也不用上岗,但他们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按时到达岗位,在雨中依旧随时准备着为游客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微笑绽放体育盛会 志愿倾情魅力北京”的口号。
在工作中,志愿者们耐心的为游客解答了各种问题,并用真挚的微笑驱走了雨水带来的丝丝凉意。他们热情的服务也得到游客们的一致称赞,在中轴大道上,一对年轻的夫妇对志愿者的工作非常感兴趣,他们热情地与志愿者们进行了交谈,当问到志愿者们在这里干些什么时,志愿者的回答“我们就是为您服务的啊!”赢得了周围游客们赞许的目光。
不仅在奥林匹克夏日广场上,在途中志愿蓝也是一抹绚丽的颜色,志愿者龚家洋同学讲起他在超市的经历,身着志愿者服装的他引来了许多顾客的目光。有个柜台服务员还与他说起在鸟巢与家人走散的经历,当时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广播才找到家人。她非常感激志愿者们及时的帮助。
通过几天的服务,志愿者们也都有很大的收获,他们中有些是奥运、国庆到如今的“三朝元老”,有些是第一次当志愿者,但大家都纷纷表示,帮助他人,自己感到很快乐。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们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志愿者之家,志愿者团体成为大家心灵的港湾。
今天的志愿服务由于下雨不得不提前结束了,离开时志愿者们还有些依依不舍,毕竟志愿活动已接近尾声,不过志愿者们为大家服务的热情不会结束。祝志愿者们在剩下几天的服务中,工作顺利,以最美的微笑继续为游客提供帮助。
超越,融合,分享
不知不觉,想想时间过的可真快,志愿者服务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刚上岗时,看着那个笔直站着的武警,心中一阵崇拜,现在的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以前的时候还怕别人问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不好回答,还得和同学一起商量,但是现在基本问题都可以解答,一般问路去哪的,自己不知道也可以用手机查一下,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满意的离开,自己心里也是一阵欣慰,助人为乐也是助己为乐。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感到非常快乐的。
原来,微笑真的可以感染别人。枯燥的岗位上对每一个经过的人送上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可爱的战友或是主管就会回馈你一句美丽的问候,认识的,不认识的。这微笑背后的力量早已跨越了陌生与熟悉的界限,跨越了国家、民族和语言。渐渐的,微笑不再是刻意做出的表情,而是一种习惯了的姿势,经常走过的工作人员也会关切的说一声“辛苦了!”,这样简单的战友情谊就叫美好吧,共同感受,共同奉献。分享,融合,超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记后勤保障志愿者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直接服务于观众游客,站在固定岗点上,而是在志愿者背后,是为志愿者后勤提供保障的可爱的人,他们就是负责后勤保障的北京科技大学后勤组的同学们。
最苦的是这一群人,每天下午三点集合准备搬水到志愿者休息室,一箱箱水带给他们的除了累更多的是源于心底的付出的快乐。他们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他们的微笑真诚,他们的行动迅速有力。下午四点第一次领水高峰到来,各个高校来领水,水量、计数、搬水、微笑每一个细节都在我们的考虑之中,争取让志愿者在后勤得到满意的服务。
下午七点是第二次领水高峰,在这期间由于各个志愿者在自己岗位上的辛苦工作,期间对于水不足的点位我们会派出人员专门送水,做出我们后勤人员模范风采!
在工作之余我们也会进行相关布置,志愿者之家——在休息室里面温馨的小屋,提供储物、杂志、藿香正气、以及休闲之用。同时我们也有相关信息培训,在外出送水之中我们也能提供游客相关信息咨询,我们谨记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传承奥运精神,点亮志愿人生!
一次次炎热中的劳动,一次次付出后的快乐,一次次撤岗前合影,记录着我们的成长,铭记着我们无悔的志愿道路。
后勤的我们,保障的后方;保障的我们,微笑的服务;服务的我们,无悔的人生!
(北京科技大学)
鸟巢一代 志愿有我
今天是2010年8月11日。我的志愿工作正式开始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深深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有我们“90后”阳光的身影。
身着志愿者服装,在哪里都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时候,一位老爷爷亲切的对我说:”你是志愿者呀,真好!我的孙女也在上大学,也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一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结果老太太跟她说,不用来啦不用来啦,你们志愿者一拨一拨的,热情的我都受不了啦……”在我和老爷爷欢快的笑声中,我突然觉得,当代大学生们,真的不是有些人所谓的“垮掉的一代”,而是有着与社会共同进步的坚强决心的有志青年。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也不为赚得物质,只是想在北京这个大舞台上有展示自己的一个小角落。虽然在荣誉面前,鲜花与掌声都不是给我们的,但能为别人提供诚恳的帮助与优质的服务,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我们的志愿工作,看似只是指路这么简单,但其中也蕴含了许多技巧与方法。对于我来说,不但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地铁、广场、森林公园我以前经常来转,鸟巢、水立方、科技馆我也都去过。所以对鸟巢周边环境的熟悉是我的一大优势。我既能为游客指引道路,也能帮我的同事解答一些疑问。但对鸟巢周围的公交车站不了解是我最大的问题。爸爸对我说,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所以应该查查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周围都有哪些站、哪些车,都分别能到哪里,能背就背,不能背也要做好笔记。我想我会通过这些方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今天虽然是第一天上岗,之前也没经过太专业的培训,但我觉得我完成的还不错。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外地游客问他的导游,如何在这里分辨东西南北,导游先说看太阳,然后只能让他背下来哪边是南哪边是北。看到游客还是不太能理解,我便上前为他讲解:您看您脚下的中轴线,是整个北京城的东西向平分线,也就是从前皇上所走的“龙脉”,往北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奥山”,往南会一直通到天安门,而鸟巢和水立方就分布在它的两侧……游客听到这传奇的故事,不由得赞叹不已。
游客中不光有问路的,还有想与我合影的。看得出来,他们对“志愿者”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我为我这份“事业”感到由衷的自豪,所以我把我最亲切的微笑留在了他们的相机里,因为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而我的微笑就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王思嘉)
志愿初体验
经过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8月10号我们终于如期的走向了各自的志愿活动的岗位上。心情不免有些激动,可以说这也是我对没能如愿成为奥运志愿者的一种弥补了。
在这次的短短三个小时里我一到帮助了许多从我身边走过的游客,正是我们志愿者,可以使游客们少走许多弯路并且得到了及时的疑惑解答。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志愿者存在的价值。在寻求帮助的人群中一位11岁的湖北小男孩给留我的印象深刻。他是因为和父母走散了而找到我们寻求帮助的。在他告之其家人的联系方式后,我们与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但由于当时广场上人流量很大,所以也不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们。不过最终还是经多次联系后把孩子顺利交到了他家人手中,就在那一瞬间我心里真的有一种石头落地的感觉。而在等待寻找他父母的过程中,小孩儿居然没有掉眼泪也没有十分焦急的情绪,他还说不是特别的害怕。这让我在佩服他勇敢的同时也突然意识到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有一种安心和放心的感觉是志愿者的义务同时也是一种荣幸!
在这期间我也正在感受着“我志愿,我快乐”的真正含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田晶晶)
2010年8月10日,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志愿者在鸟巢上岗的第一天,下午我们一行人早早的来到了玲珑塔下集合,交待岗位事宜。我很有幸地被排在了第一班。3点半,我们准时上岗,不久便陆续有群众前来询问,我心想既然大家这么相信志愿者我更好把服务做好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一位大爷过来询问地铁怎么走,我告诉他就在玲珑塔的后边,并用手式指示他怎么到达。大爷明白后,欣喜地说了声谢谢。我笑着回答,不客气。类似这些问题,虽然都是一点点的帮助,但是感觉特别开心。也许这就是助人为乐吧,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今天只是开端,以后还有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在等着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全力以赴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鸟巢志愿者随笔
这次有幸能参加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的志愿者活动,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这也弥补了我没有担当奥运会志愿者的遗憾。
满怀着激动和对志愿者的崇敬之情,我于2010.8.11正式走上我的工作岗位。我们学校负责是奥城门前的区域,蓝色的衣服白色的帽子是那样的显眼,站在那里是那样的引人注目,此时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脸上也情不自禁的露出会心的微笑,笑的是那样的灿烂。从我身边走过的正在交谈的游客说:“你看她怎么总是笑啊?”另一位游客回答说:“那是必须的嘛!那是志愿者的微笑嘛!”此时,我感到我站在这里不仅仅是代表着我自己,而是代表着整个北京志愿者的形象!所以我站的更加的笔直。
夜间的鸟巢和水立方真的很漂亮,那些酷爱轮滑的人也都聚到一起玩了起来,我非常喜欢轮滑,觉得滑起来很帅气,有飞翔的感觉。但是,可惜的是那些表演都在我身后,我真的很想看看他们的表演,跟自己说:“只看一眼。”但是一想到,我头上是北京志愿者的光环,不能因为我个人原因而影响它的光辉!直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了那些赛会志愿者们每天都只能面对着观众背对着精彩的比赛是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力了!
在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腿酸酸的,脚涨涨的,但是看着那些从我身边走过的游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那些游客在我的帮助下满脸愁云烟消云散后满意的微笑,我更加坚信,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在这里站几个小时是值得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孙晓敏)
工作笔记与轶事
今天是我们第二组第二次上岗,当我们到达奥林匹克公园时,太阳分外的毒辣,天气到处弥漫着一种热气,很让人感觉不舒服,在组长的安排下我们各自去了岗位。在我们志愿服务期间,发生了很多轶事,下面让我们来回忆它:
外国游客VS志愿者: 在我们刚刚上岗不久,就陆陆续续的有好多游客询问我们很多关于周边交通的问题也有好多游客问我们周围比较好的旅游景点和活动,在我们刚回答完上一波游人的问题,两位外国游客朝我们走来,我们“心跳加速,面红耳赤”,因为我们对我们的英语口语能力非常了解,他们也许知道我们英语水平不好,就直接来了一句:subway?我们为他们示意的指了下路,他们就明白了;接着另外一位非常热情的外国游客,拉着我们问了好多问题,让我们介绍鸟巢和水立方的用途和关于奥运会的一些场地问题,我们只能用我们那生涩的英语蹦出几个单词组合,让她慢慢领会,后来她表示很感谢的走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明白我们说什么),事后我们都在想身为北京志愿者,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外语口语,那样才能做好我们的志愿服务,我们还需努力!!!
志愿者见义勇为,急救中暑游客:当我们像往常一样在为游客做引导、咨询时,突然听到有人喊道:“有人晕倒了!”我们的志愿者们便跑上前去,迅速的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其他的志愿们则是努力的去抢救病人,周围的武警战士也赶来帮忙。周围了聚集了不少的人,有人安慰他哭泣的孩子;我们感觉他是中暑了,我们的志愿者便在他的脸上抹上了些凉水,顺便把人群疏散掉,以便空气流通,给病人良好的呼吸环境,过了不久他就醒过来了,后来从他的家人口中得知他是一下火车便来到奥林匹克公园游玩,旅途疲惫外加天气炎热便晕倒了。他在那里稍微呆了一会儿后在家人的搀扶下离开了,临走时我们送给他们一瓶水,以便不时之需。
志愿者助游客寻回丢失的车钥匙: 在晚上大概九点多左右,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服务时,突然组长跑过来让我们赶紧过去喷泉广场帮助一名游客寻找车钥匙,我们赶紧的过去了,原来一位游客在喷泉广场游玩的时候,不慎将他的本田车钥匙丢了,事后找到我们志愿者,我们就召集了一群人帮忙寻找,并在广播台里广播了此丢失信息,找了没多久,失主突然接到一通电话,说是一位游客找到了并交过去了,失主特别高兴,向我们纷纷致谢,虽然我们没有找到车钥匙,但是我们感到很骄傲,因为我们急人之需,因为我们帮助了他人,因为我们是志愿者。
(中国地质大学 陈建)
服务感言
上岗第一天,感受到身为志愿者的荣誉与辛苦。刚刚站到岗位上,心里的有兴奋,也有对各种未知的问题的紧张,有人问到地铁站,都要问完同组的同学之后才能确定回答。幸而手中有不少的资料,加之问到的最多的又是地铁站与车站,慢慢的便能应对自如。身穿着志愿者的衣服,虽说不是万众瞩目,但亦留住不少人的目光,我并无太多伟大想法,只希望能让每一名游客在陌生的环境中,顺利抵达处所或是旅行的下一站,有一份好的心情来记住北京的美。第一天,尚是一个开始,我相信我们能用饱满的热情完成每一天的工作。而这几日的志愿者服务经历亦将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明灯,虽不能照尽前程但足以终生取暖。
(中国地质大学 马丽侠)
有惊无险
今天是我们志愿者正式上岗的第一天,我被临时调到了儿童健身区。开园没多久就发生了意外状况,一个小男孩突然躺在了地上大哭,后来得知他是摔倒了戳了胳膊,志愿者发现后赶快联系了负责人,随后又叫来了999急救人员,为他诊断上药,但小男孩的疼痛却并为减轻,因为他的眼泪一直没有停过。后来医生让他找地儿休息休息,我们也就陆续散开了。
等我回过神儿,那个小男孩已经没了踪影,渐渐地,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吧,我突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小男孩又回来了,蹦蹦跳跳的可开心了。我走过去问他胳膊还疼吗?他很干脆的回答我说:不疼啦!
哈哈!原来他也奉行一句话: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来!!
(北京联合大学 王圣然)
我们为什么是志愿者
8月11日,志愿者第四小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志愿服务任务,在阴霾的天气里,用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为游客带来阳光和温暖。活动期间,校团委书记、副书记探望和慰问了我们地大志愿者,并对志愿者的工作提出意见和表扬。
此次服务虽然只是整个服务的第二天,但志愿者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时,表现的沉稳而成熟,赢得了游人的一致好评。面对突然中风的患者,志愿者沉着的应对,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坐上开往医院的出租车;面临丢失孩子的母亲和找不到妈妈的儿童,志愿者亲密的协作,使离散的母子得以团聚;面临遗失背包的游客,志愿者冷静的劝慰,主动联系公园值班警察解决问题……当然,我们遇到的求助更多的是问路、咨询等一些细小的问题,甚至是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提问,但是,在志愿者面前,求助无大小,每一个问题和求助,我们都希望解决的更完美。
一直有人问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当志愿者。在此,笔者想用一位队员的话来回答,并以此作结:“志,以‘士’‘心’组成,显示出他们像士兵一样的崇尚荣誉;愿,以‘原’‘心’组成,显示出一切的想法都来至于心中的那股喷泉;而者,以‘土’‘日’加一斜杠组成,说明他们不是单纯的廉价劳动力。加在一起,就是我对志愿者的理解。青年人,活的是个朝气,而不是‘财气’,当有人需要我们时,我们可以无条件的站出来,我们的思想很简单,我们就是想要帮助他,其他的都没什么。”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