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副书记王粤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参加培训学员认真聆听理论讲授
学员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训练
学员认真学习手部创伤包扎技巧
专家讲授头部创伤包扎技巧
为促使志愿者在了解和掌握服务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积极有效预防和应对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风险,科学、有序、高效地完成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北京市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在志愿者中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
2007年11月16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启动以来,已完成150余名急救员师资的培训,并对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市应用技术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吉利大学等16所院校的7012名志愿者或志愿者申请人进行了初级急救员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均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了《初级急救员》资格证书。近期,还将对北京物资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两所院校的1000名志愿者进行培训。据统计,8012名学员中已被确定为奥运会志愿者的3842人,占47.9%;奥运会志愿者申请人4040人,占50.4%;其它有志愿服务热情的学生130人,占1.6%。
此次培训以“参与救护培训,志愿服务奥运”为主题,面向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或申请人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和救护意识,提高面对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培训严格按照国际红十字会关于急救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做到教学标准、培训教材和教具、考核标准、培训证书“四统一”,还结合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特殊性,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创伤急救理论与操作、意外伤害及灾难现场急救、心理干预及手语。
为确保参加培训人员对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把握,培训以学校为单位,每批次为期两天,采取集中理论授课和分组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授课每批次不超过500人,操作训练每组20-30人。
应急救护培训受到高校和志愿者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培训必将对在高校普及应急自护救护知识和技能,增强高校奥运会志愿者、申请人以及广大大学生抵御和防范风险意识与能力,加强志愿者权益保护,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