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把为国争光、服务奥运的热忱转化为刻苦训练、勤奋学习的行动中”,这是车辆驾驶一班的学员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骨干志愿者冬训营结业仪式上的共同心声。1月26日晚,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骨干志愿者冬训营举办了冬训学员汇报联欢会暨结业仪式。
联欢会上,学员们用自编自演的节目充分展示汇报了冬训成果,主办方表彰了180个优秀学员、30个优秀班集体,为参与班级管理与团队建设工作的天津武警医学院赠送了锦旗,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等领导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在学员们的相互感动中,为期八天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骨干志愿者冬训营圆满结束。
自1月20日开营以来,1000名来自观众服务、车辆驾驶、竞赛组织、住宿接待、医疗救护、颁奖礼仪、媒体运行、青年营和场馆团队的骨干志愿者接受了课程内容精彩纷呈、课程设置科学高效、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的冬训。每位学员接受了总共86课时的培训,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达16小时。其中,奥运通用外语、岗位服务外语培训共计62课时,体能训练共计6课时,专项业务知识培训共计18课时。每天进行“微笑圈”激励,评选出4名发音冠军、背诵冠军、对话冠军、拼搏冠军。
每天早晨6点半进行体能锻炼
主办方为学员们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每天从早晨6点半起,学员出早操进行体能锻炼后,依次进行晨读、通用英语、奥运会、残奥会专用英语语汇、小语种问候语等外语知识的集体学习和岗位服务外语知识、专项业务知识的分班学习,直到晚上9点半。各专业项目组还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了精彩纷呈、特色各异的专项业务课程。此外还邀请了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常务副部长王惠、残奥培训专家杨佳、青少年自护专家宗春山等专家讲授了沟通与宣传、残奥知识、安全自护等方面的课程。课堂教学采取情景对话、口语演练、游戏互动、才艺表演、英文电影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
主办方还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倒计时200天活动、奥运冠军助威活动、集体生日会、培训成果分享会、小班联欢会等,调节学员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每天向学员发送短消息,及时提醒天气状况和课程情况,向学员们送上温馨祝福和适时激励。
封闭强化培训 英语水平大增
学员们克服了众多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全部完成了入营时制定的个性化教学目标。学员刘连华说:“开始听不懂外教的英文,通过几天的学习,听力和口语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在能与外教进行顺利的交流了”。学员们普遍表示,封闭强化培训不但使英语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而且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具有实用价值,对于今后的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大有裨益;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上课方式也很新颖,非常易于接受。
学员们在冬训营期间用争分夺秒、顽强拼搏的学习劲头和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的合作意识,践行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冬训营的老师。“在如此寒冷的冬季,她们一直坚持着,相互帮助。我们班的单萍萍同学主动为班级英语水平较低的同学补习,在宿舍的走廊里,学习到夜里两点钟”,颁奖礼仪班班主任潘琳动情地说,“我为他们骄傲,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奥运志愿者的铁军”。残奥培训专家杨佳称骨干志愿者为“奥运志愿者中的‘梦之队’”。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全部完成
据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通用培训工作已全部完成,专业培训也将结束。下一步将总结推广此次冬训营的经验,发挥骨干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志愿者培训工作,依托各场馆和志愿者来源单位重点开展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