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日期:2008-09-18      来源:志愿北京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9月18日,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志愿者广场举行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刘淇同志和陆昊同志与优秀志愿者代表共同为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刘淇同志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刘淇同志为优秀志愿者代表佩戴荣誉版“微笑圈”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志愿者代表向北京奥组委赠送全套15个版本“微笑圈”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刘剑同志介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总体情况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优秀志愿者代表发言

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举行

  优秀志愿者代表发言

 

  9月18日,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在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志愿者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北京市委常委梁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等领导同志出席仪式。仪式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同志主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拉拉队志愿者代表近2000人参加活动。

  仪式上,刘淇同志和陆昊同志与优秀志愿者代表共同为志愿者广场主题雕塑揭幕。座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志愿者广场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永久纪念设施,志愿者主题雕塑是志愿者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旨在肯定和激励广大志愿者为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做出的积极贡献,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志愿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荣誉版“微笑圈”正式发布,与会领导为优秀志愿者代表佩戴了荣誉版“微笑圈”。 荣誉版“微笑圈”主要面向优秀奥运志愿者发放,旨在激励广大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荣,热情参与志愿,真诚奉献社会。志愿者代表向北京奥组委赠送了全套15个版本“微笑圈”和两幅长度为2008厘米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画卷,画卷上有全国各省区市及港澳台侨外志愿者的签名留言。

  仪式上,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同志介绍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总体情况,以及志愿者成果保留转化的相关安排。国家体育场大学生赛会志愿者郭晓钊、国家游泳中心京外赛会志愿者布仑诗、奥体中心印度籍赛会志愿者莫尼斯、西城区城市志愿者常志复等四位优秀志愿者代表做了发言。

  刘淇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对广大奥运志愿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70万志愿者顶烈日、冒高温、尽职尽责、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个岗位的工作,以默默无闻的付出、真诚的微笑、热情专业的服务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广大志愿者所表现出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责任感,顾大局、守纪律、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了北京最好的名片。

  刘淇同志对今后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他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要大力弘扬在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在形成的志愿者精神,发展志愿文化,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首都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北京志愿者协会的优势,完善组织体系,开发服务项目,搭建活动平台,巩固和发展志愿服务队伍,更加广泛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刘淇同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关心支持志愿者工作,形成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志愿者在首都建设发展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广大志愿者为首都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据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拉拉队志愿者在各类服务领域累计服务超过2亿小时,为服务对象提供了高水平的志愿服务,确保了奥运会赛事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形成和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和实践成果。同时,近千万人积极参与“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佩戴“微笑圈”,实践微笑承诺,展示文明风采。截至目前,共发布“微笑圈”测试版、正式版、少年版、国际版(英文、法文)、车友版、拉拉队版、文明观众版、盲文版(中文、国际)、家庭版、奥运会开闭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残奥版、荣誉版等15个版本。

  据北京团市委负责同志介绍,下一阶段将认真做好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成果保留转化工作,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志愿精神与文化成果的保留转化。深入总结、大力推广奥运志愿服务中形成的各类精神文化成果,加强志愿者工作理论研究,为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深入推进“微笑北京”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志愿者“微笑圈”的社会影响,倡导“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观念,激发和汇聚志愿服务的“愿动力”,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二是做好志愿者人员队伍成果的保留转化。整体保留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汇集170万奥运志愿者的信息资料,制作发放志愿者卡,实现对志愿者个体的有效服务和管理。完善志愿者队伍体系,加强志愿者管理人才队伍、骨干人才队伍、专业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基层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市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达到常住人口的30%,努力使广大志愿者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做好志愿者工作体制机制成果的保留转化。依托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组织体系,建立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北京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协会,完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保留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加大北京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的开发、管理和服务力度,到2008年底,使市级公益实践示范项目突破1000个,基层公益实践项目达到一万个,搭建社会各界公众共建和谐社会的广阔平台。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