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又一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团市委、北京奥组委人事部等联合启动“志愿服务迎接奥运———2004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倡导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动员更多的市民参与到迎奥运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这对于提升我市的志愿服务水平、积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为2008年奥运会做贡献,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以自愿且不图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崇高事业,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志愿服务在全球得到蓬勃发展,志愿服务领域也经历了从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服务向新世纪促进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转型。作为一项致力于改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志愿服务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在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已然是当下的一种国际潮流,一种世界性的社会运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广大北京志愿者秉承“学雷锋”活动的光荣传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服务大型活动、服务社区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广大志愿者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思想得以净化,人生境界得以提升,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我们完全可以说,志愿服务已成为首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进入2004年,我们迎来了奥运北京周期,这为推进奥运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奥运会是一项全民运动会,它吸引着精力旺盛的开拓者,更召唤着那些崇尚奥林匹克运动并愿意为之服务为之付出努力的志愿者。奥运志愿服务的水平是奥运会成败的重要基础。在历届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期间,广大志愿者围绕奥运宣传、环境治理、交流联络、礼仪接待、运动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广大志愿者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展示了主办国的独特文化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是沟通主办国与世界的“形象大使”。基于上述一些认识,各举办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志愿服务,并把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作为筹办奥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推出“志愿服务迎接奥运———2004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要以奥运为契机,大力营造积极参与支持志愿服务的浓烈氛围,动员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为奥运志愿服务准备人才、锻炼队伍;就是要在全社会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宝贵的遗产;就是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一个优美、和谐、文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条参与奥运筹办的途径;就是要藉此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塑造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精神。
志愿服务,奥运光彩。我们期待着您的热心参与,期待着我们一同出发———为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