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6日,在北京市第五福利院内,来自安贞医院、朝阳医院、垂杨柳医院以及朝阳区第三医院等四家医院的近20名健康使者,正在为患有白内障、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老年人常见病的老人进行认真、仔细的诊疗;40余名通过公开招募在亚运村街道青年中心注册的社区青年志愿者,正在为老人读报纸、陪老人聊天,从房间内不时传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幸福、温暖的画面,这是北京共青团日前开展的“关爱工程—亲情陪伴行动”暨“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社区服务活动的一个场景。
“关爱工程”是北京共青团2001年组织发起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社区建设发展为目标,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少年共同开展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关爱工程”分为社区文明、社区科教、社区健康、社区援助四大行动,并先后推出了“关爱‘三无’老人”、“为进京青年送保险”、“共度大年夜”等单项活动,为近600名“三无老人”、60000余名进京青年以及城八区的敬老院、困难家庭和特殊困难青少年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服务,全市约有5000余名社区特殊困难群众能够长期得到志愿者的服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以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服务实践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文化、法律、环保服务深入人心,社区科普、教育服务蓬勃开展,社区健康、医疗志愿服务春风化雨,社区困难群体救助行动润物无声,“关爱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共青团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一项引领性工作项目。
“北京健康使者火炬行动”是北京团市委和市委卫生工委2003年11月份联合发起的,以“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温暖”等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广泛组织全市青年医务人员和发动社会资源深入远郊区县的贫困地区和城市社区困难群体开展的一项长期志愿服务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03年-2004年两节期间,已有70余家市、区、高校医疗机构参与了服务活动,共派出医疗志愿者980名,捐赠现金、各类医疗设备、药品、文体用品、教育软件100万余元,发放健康书籍、科普宣传材料10余万份,义诊、咨询服务群众10000余人次,服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2004年,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深化共青团社区服务工作,北京共青团在巩固以往“关爱工程”和“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基础上,以城八区的百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千户重点社会服务对象为重点,着力开展
“亲情陪伴行动”和“火炬行动社区行”志愿服务活动,采取“2+1”服务模式,即组织卫生系统的健康使者和社区青年志愿者两支队伍,为“百家千户”服务对象提供医疗专业志愿服务和日常性、综合性的志愿服务。
“亲情陪伴行动”是以综包为主要的服务形式,对“百家千户”服务对象的精神、物质、生活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综合性的服务。街道团工委将发动区域内的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进行结对,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陪伴服务,提供精神层面的关爱,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挖掘社区资源,针对社区困难群体的物质需求开展捐资捐物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提供物质层面的关爱,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将发挥行业、系统优势,针对服务对象生活方面的需求,开展服务活动,提供生活层面的关爱。
“健康使者火炬行动”是以团区委和区卫生局团委为组织主体,整合区域卫生资源,组建“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志愿服务队”,以“一助一”结对服务、定期集中服务等多种形式,针对“百家千户”服务对象开展义诊医疗、免费体检、健康知识宣教等服务活动,同时各级团组织将探索社会化的运作方式,积极筹集药品、医疗康复器材,为社区困难、残疾群体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温暖,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生活水平。
在当天的活动过程中,团市委社区工作部部长刘震、市卫生团工委书记于欣分别与市社会福利管理处处长杨会英签署了“亲情陪伴行动志愿服务协议书”和“火炬行动社区行志愿服务协议书”,合力推进“百家千户”志愿服务活动。北京保罗科工贸发展集团总裁、北京市青联委员武力向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保健品,朝阳团区委书记刘军胜代表服务方作了发言。
团市委副书记刘剑、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赵津芳等领导出席当天的签约仪式并慰问了参加服务活动的青年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