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5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志愿者协会和共青团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国际志愿者论坛,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官员、专家、学者及志愿者朋友齐聚一堂,畅谈“志愿服务与北京奥运”,庆祝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为推进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出谋划策。
2004年北京进入了全面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阶段,积极摸索、大胆实践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进一步开创北京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切实做好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大力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举办北京国际志愿者论坛,就是要在总结北京现有志愿服务工作基础上,紧抓庆祝国际志愿者日的契机,更好地学习世界各国奥运会,尤其是雅典奥运会的志愿服务经验,进一步推进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此次论坛主要邀请第29届奥组委人事部领导、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北京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力同志、北京奥运形象大使孙茂芳同志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安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围绕“志愿服务与北京”主题,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迎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组织、培训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建议。
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同志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项目部官员Elsa分别为论坛致辞,同庆全世界志愿者节日,表达良好的祝愿。主题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波强调要加强对奥运志愿者培训,力争建立一支真诚、热情、礼貌、周到,懂专业知识、具备服务技能的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江娅则强调要规范奥运志愿者招募工作,积极把志愿者招募和北京市民素质提高、公民道德建设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制定志愿者奖励机制,实施人性化管理。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政府官员、专家教授、社会知名人士及广大志愿者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就各级志愿者组织承担什么责任、奥运会志愿者应具有什么素质、如何招募志愿者、如何规范志愿者培训、如何从身边着手准备工作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对推进北京志愿服务发展和筹备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建议。
论坛交流中,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力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参与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各界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介绍了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思路,明确了北京志愿者协会和广大志愿者在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衷心期盼更多的组织、机构、团体及以青年为代表的广大市民朋友能投身到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事业中来。
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16所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企业代表、市民及各界媒体朋友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