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4日晚举行的“志愿北京迎接奥运———2004年度北京十大志愿者(团体)”颁奖晚会上主办方宣布,今年2月份,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正式成立,小组办公室设在北京团市委。2月21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了相关重要事项,标志着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新机制的正式诞生。
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团市委书记关成华介绍,按照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精神,今年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将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目标,以实践“人文奥运”理念为核心,以“志愿北京,迎接奥运”为主题,重点开展好五项工作:一是紧抓机遇,扩大宣传,推进奥运精神和“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营造全市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包括成立“北京2008奥运志愿服务宣讲团”和“迎奥运青年志愿者文明礼仪学校”,利用奥运会、志愿服务相关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包括开展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三是发挥志愿者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等提高市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包括组建“球迷志愿者赛场礼仪宣讲团”,开展窗口服务行业“文明服务迎奥运”主题活动,举办“走向2008———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和“2005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等。四是开展志愿服务国内国际交流活动,扩大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包括启动“北京青春奥运志愿者国际交流行动”,招募组织志愿者参与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等。五是制定完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规划,逐步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开展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工作,适时启动奥运会志愿者宣传工作和志愿者招募工作。
颁奖晚会上对2004年度北京十大志愿者(团体)进行了表彰,他们是:先后向希望工程捐款40多万元的老将军赵渭忠;热心环保事业,同时发动同学、亲友在学校、社区、公共汽车上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的中学生叶璐;长期致力于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学者、志愿服务理论的推动者丁元竹;将个人积蓄近百万元投入创办了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接收大量的智障儿童,先后扶持200多名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的王丽娟;身患白血病,发起阳光“100”、“1000”、“10000”计划的“阳光大学生”刘正琛;常年致力于以麋鹿生态保护为代表的环境与科普教育工作的志愿者郭耕;组织打工者开展各类文化教育及培训活动、开展权益宣传活动达百余场次的孙恒;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积极的诊疗和护理,以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的佑安医院爱心家园;13年如一日义务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青春热线志愿者团队;倡导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等环保事业的倡导和引领者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