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北京志愿者协会精英志愿者团队筹集资金,在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设立了北京志愿协会爱心小屋,正式将其作为定点服务的基地。
今年7月份,北京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注册精英志愿者暑期培训工作,依托小组工作模式,通过认识游戏、理念培养、素质拓展训练、模拟服务等形式,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培训。志愿者经过培训,提升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意识,增强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信心和意愿。培训结束后,在协会指导下,志愿者以分组活动形式,开始介入相关服务领域。其中,关爱小组近20名志愿者重点开展了为孤老残障等弱势群体服务的项目。
在服务中,志愿者们在团队骨干高炳涛、郝刚等组织协调下,逐步参与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服务工作。该医院是北京市内唯一一家主要由社会志愿者支持的临终关怀医院,里面的病人多是70岁以上的临终老人,在家未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选择在此由专业的医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悉心照料。
8月初,团队7名志愿者,第一次来到了松堂医院。在护士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208房间与李奶奶谈心。李奶奶是一名老华侨,现已90高龄,从事过30多年的义工工作,是志愿者们的老前辈,至今,李奶奶已在松堂度过了5个年头了。志愿者们由于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服务活动,虽显得缺乏经验,但大家都真诚地围坐在李奶奶边上,与她聊过去、谈现在、望未来,李奶奶很是开心。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当奶奶们要吃午饭时,志愿者们才离开医院。
第一次的活动相当成功,从而更坚定了志愿者们长期服务于临终老人的决心与信心。在随后的一个月中,每周都有志愿者自发组织到松堂服务,总计约40人次提供了80小时的服务。服务的形式也逐渐灵活起来,从最初单纯陪老人聊天到后来给老人唱戏、唱歌,给老人读报,帮扶老人散步……服务对象也从当初的李奶奶一人拓展到现在的几乎所有可接受服务的老人。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与其他有经验的志愿人员沟通“取经”,争取把服务做得更好。他们主动向医院的志愿者之星张大诺学习,以便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在团队活动时,志愿者们还拉动身边其他的志愿者参与进来,目前已有4名非团队成员参加了松堂医院的关怀活动。他们也像团队成员一样,积极地参与活动,尽心尽力地为老人们服务。随着活动进一步的开展,更多的志愿者从北京志愿者协会论坛上报名想要参加。
在活动中,很多志愿者克服了很多困难来参加活动。有在单位值完夜班,稍歇一下便匆匆赶来参加的;有照顾好生病住院的母亲、弟弟后,尽量抽时间来参加;有家离得很远,可每次仍积极参加的……志愿者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9月初,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志愿者们越发觉得在松堂关怀医院的服务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里的老人很需要大家的帮助,而且服务条件不高,可以有更多的志愿者服务其中。所以大家在商量后,决定筹钱以北京志愿者协会名义在医院设立爱心小屋。经与协会积极沟通并得到肯定支持后,志愿者们开始集资设立爱心小屋。在大家的努力下,9月10日“北京志愿者协会爱心小屋”终于正式挂牌了。以后,志愿者们就能更好地把那里当成自己奉献爱心的家了,也坚定决心将临终关怀服务做好,让更多的老人可以在人生的最后日子里更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