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一般专项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当中。这是北京市第一次编制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综合性规划,也是第一次将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该规划是未来5年北京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文件,是指导北京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据了解,该规划将对编制的背景、意义及当前北京市青少年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提出北京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重点明确今后5年北京市推进全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制定实现这些任务的措施和保障。
规化编制将重点坚持几个重要原则。一是突出实效性。严格按照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的要求,着眼于北京青少年发展的实际,突出实用、管事的原则。强调有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用得着的具体内容,不求华丽,重在实用;强调重点,不求面面俱到,着力解决当前青少年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保证规划的质量。二是突出可操作性。规划既要体现对青少年事业的宏观指导,又要立足当前青少年事务的发展现状,有目标、有任务、有政策、有措施。客观具体,着眼于推进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三是突出开放性。坚持“开门写规划”。专门建设一支专家咨询指导队伍,加强专家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力度,真正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为编制规划提供智力支持。编制过程广泛征求社会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充分吸收进来,让全社会、全市青少年都来关心、支持规划编制工作。四是突出科学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十一五”期间北京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既体现规划的高度和前瞻性,又保证规划紧跟社会进步和青少年发展步伐,增强规划对青少年事业的科学指导性。
目前,《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初稿)正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