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志愿无国界,微笑传海外—与多哈亚运会、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面对面”活动举行

“志愿无国界,微笑传海外—与多哈亚运会、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面对面”活动举行

日期:2006-12-22      来源:志愿北京

  2006年12月21日晚上,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北京志愿者协会主办,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承办的“志愿无国界,微笑传海外——与多哈志愿者、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面对面”活动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北京志愿者协会、团市委国际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海外服务志愿者及清华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著名主持人、2005年度北京十大志愿者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赵普与赴多哈亚运会志愿者代表一起主持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多哈亚运会志愿者和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境外志愿服务的感受和经验。多哈亚运会志愿者钱俊彦说自己在引导贵宾就座时,特别想留下来看一下中国队的情况,但是他没有作任何停留,始终做到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他的工作虽然琐碎却不可或缺,经常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是他说志愿者要放平心态,不应“对工作期望过高,对困难认识不足”;赵航宇说“在国内做志愿者,我们是主人,但是在国外,我们必须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他不仅做好自己分内的语言服务工作,还帮助运动员寄存包,他从来不叫累,他说“如果我们表现出疲惫的样子,对运动员也会有压力”,当中国媒体要采访卡塔尔王子时,志愿者文娇给他们当翻译,中国志愿者操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给他们带来了惊喜;此外,志愿者文娇和张丹丹还应邀到卡塔尔大学作讲座,给卡塔尔的大学生带去了中国结、微笑圈,并把微笑留在了多哈。2005年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夏淑文说,“虽说当地艾滋病比例很高,针灸接触血液,但是在心理上从不退缩,因为有适当的防护措施给艾滋病者针灸”; 赴埃塞俄比亚志愿者李良忠介绍了12名赴埃志愿者不仅在沼气开发、传统医学和理疗、中文教育、体育教育、信息技术等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还克服语言、饮食、习俗、气候的巨大差异和种种困难,积极为需要帮助的机构、团体提供中文教育、武术传授、计算机培训、关爱孤儿等方面提供了志愿服务。

  论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对北京志愿者到海外开展志愿者服务很感兴趣,几次主持人和志愿者的谈话都被台下同学的热烈掌声打断。论坛结束后,同学们还不断向赴多哈和埃塞俄比亚的志愿者进行提问,询问服务细节和海外服务的有趣经历,志愿者们都耐心给予解答。

  据悉,赴多哈亚运会、埃塞俄比亚志愿服务团不仅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实践提升了志愿服务技能,同时也在服务中在志愿服务期间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宣传中国、宣传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友谊的 “使者”。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