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上午,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志愿者协会在北京奥运大厦启动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城市志愿者“春节服务周”,1600余名志愿者将在全市18个区县的50个站点宣传奥运、咨询奥运志愿者报名方式、为市民开展便民服务。
昨天,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剑,团市委副书记方力、李先忠、于庆丰、沈千帆、江泽廷等分别来到海淀区翠微大厦、西城区北京图书大厦、崇文区天坛公园、宣武区大观园庙会、朝阳区蓝岛大厦、石景山区石景山游乐园等地慰问参与服务的志愿者。
在翠微大厦门前,6名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宣传奥运会、奥运志愿者招募工作,另一组支起写有“信息咨询、语言服务、应急救助”的篷子,为过往市民提供服务。“请问现在还能报名奥运会志愿者吗?”一位中年人问。“可以的,一直到2008年都可以报名。”志愿者王譞微笑着回答,说着,递给咨询者一张通用政策宣传品。
“服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个月的培训,对通用政策和一些问题的回答方式都很熟了。”王譞告诉记者,他喜欢做志愿者,在英国读书时,他就在社区当义工,还到森林中捡拾垃圾。他已经报名奥运会志愿者,报的是场馆服务,他自信地说:“我相信我可以用自己的外语优势为奥运服务。”
记者注意到,在每个志愿者胸前都贴有北京奥运志愿者标志,在他们面前,不仅有各种关于志愿者的海报、日历、明信片用于发放市民,还有一种可爱的微笑贴纸。“小朋友,送给你一个微笑贴,你要记得对爸爸妈妈保持微笑噢!”志愿者雷颖笑着把微笑贴纸贴在一个路过的小朋友身上。“我们今天在这儿不仅是要宣传奥运、为市民服务,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传递微笑,用我们的微笑感染周围的人。”
在志愿者中,一位老人的身影很引人注目,60岁的满开永大爷是在这个站点服务的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我老伴刚刚还来看我,问我冷不冷,见到我精神这么好她就放心地回家了。”满大爷呵呵地乐着说。在这些年轻志愿者中,满大爷的优势就是熟悉北京。“好多人过来问路、还有外地来的游客问我哪个庙会好,我想人家是信任咱志愿者才来问的,觉得特别自豪。”满大爷说,儿女也希望他回去跟家人到饭店吃饭、玩玩,“但过年不就是图个高兴嘛,我在这儿服务就是最高兴最幸福的,家里人也就都支持我。”
2008
互动平台
本报征集春节服务志愿者日记
本报讯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城市志愿者“春节服务周”昨天正式开始,规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将走上街头和人流密集地区为市民服务。本报从明天起将开辟志愿者日记专版,期望用志愿者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感受叙述服务中的经历和体会。同时,志愿者也可以把志愿服务中拍下的照片发给我们,与读者分享您的志愿服务经历。
志愿者日记字数不限、文体不限,要求真实反映志愿者服务状态。您可以记录服务中给您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一件事,也可以叙述一整天的服务经历,更可夹叙夹议阐述您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看法。志愿者可将日记和照片发送至weixiao2008@y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