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与会专家对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工作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开的非常必要,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提出了好的建议和意见。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项目官员John Floretta发言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项目官员John Floretta认为,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重要非凡意义的一年,堪称中国志愿服务元年。北京志愿者协会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系统,借助政府的推动力量,为更多的普通人士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丁元竹发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丁元竹教授指出,2008年对于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志愿者工作的研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他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提出了三点要求:高水平、有创新和及时总结、提炼。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魏娜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娜作了题为《首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的报告,她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非强制性的志愿服务具有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动机模式是复合多元的,奥运志愿服务也将会大力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北京奥组委人事部邵锋发言
北京奥组委人事部邵锋作了题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奥运契机》的报告,他谈到我国志愿服务体系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国志愿服务体系仍存在某些局限性,而北京奥运会则为完善我国志愿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一定要充分利用奥运志愿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北京大道为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张辉发言
北京大道为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张辉作了题为《后奥运时期的北京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他提出奥运会以后,要将志愿者资源更加深入地引入社会,使志愿者政府组织管理向非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化自我管理转型。
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涛发言
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涛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研究》的报告中提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来加以规范、保护与促进,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谭建光发言
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作了题为《北京奥运会与汶川大地震:志愿者在行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分析了北京志愿者应急动员机制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志愿服务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国际化进展。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翟燕发言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公司翟燕女士作了题为《如何让志愿者乐意而有效地从事志愿服务----试论志愿者支持体系》的报告,她认为应在志愿者组织中建立志愿者支持体系,即通过组织的政策、制度和专业化支持,让志愿者在其志愿服务旅程中最大能量地实现公益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发言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作了题为《志愿服务 无偿有章》的报告,报告对志愿服务法律机制、志愿服务机构法律规则和责任、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机构的责任、志愿者与接受服务者的法律规则、志愿服务机构与接收服务者之间的法律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志愿服务要寻求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和保障。
中国传媒大学郑宁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郑宁作了题为《北京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法治化研究》的报告,她指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应该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有严格的执法和公正的司法机制,定期对志愿者法律进行评估和检验。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熊岳根发言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熊跃根指出,在志愿服务领域,民间组织和政府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将有利于双方提高社会信任与合法性,有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提出,后奥运时期北京志愿行动制度化和日常化的基本取向是社区志愿服务,要建立一支规范化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优化社区志愿组织的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仰东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仰东作了题为《奥林匹克、志愿者和常态化志愿者事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报告,他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群体的不同追求、共同兴趣和特点组织、管理志愿者。
北京志愿者协会理论研究小组李凌发言
北京志愿者协会理论研究小组李凌作了题为《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研究》的报告,从基于弱者保护的视角来探讨如何保护志愿者权益。他指出要通过给志愿者购买保险和订立契约等方式保护志愿者的权益。
UNV志愿者Callum发言
联合国志愿人员合作伙伴协调官员Callum Douglas结合国外志愿服务经验,提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北京志愿者协会还将进一步发挥在组织、协调、整合本市志愿服务资源方面的优势,广纳群贤,集思广益,做好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工作。鉴于此次研讨会取得的丰富成果,下一阶段北京志愿者协会还将召开一系列研讨会,继续推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