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郊区共青团深化扶老助残志愿服务体系

郊区共青团深化扶老助残志愿服务体系

日期:2008-12-09      来源:志愿北京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团的十六大精神,在广大农村、乡镇营造“敬老爱老、扶残助残”的和谐氛围,郊区各级团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以“微笑北京 和谐先锋”为主线,以关爱期颐及百岁老人、帮扶残疾人就医出行为工作重点,深化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工作。

  一、调查研究,明确帮扶对象和帮扶内容

  郊区县团组织联合区老龄委、区残联、区民政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在掌握辖区内残疾人、老年人的数量及服务需求、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后,团区县委对社区、乡镇期颐百岁老年人、残疾人,逐人建档立案,做到将每一名期颐、百岁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特别是将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人赡养的老人、空巢老人以及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团区县委结合残疾人、期颐百岁老年人的生活实际,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为他们提供日常保健、康复训练、保洁洗理、读书读报、感情护理、精神慰藉和心理治疗等服务。据统计,十个郊区县共有百岁老人76人,郊区共青团组织联系服务的百岁老人有60人,联系服务的温馨家园有36个。

  二、成立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12月5日,各团区县委立足实际,结合国际志愿者日契机,纷纷启动扶老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专业服务队伍,上门服务老人和残疾人。

  当日,昌平团区委、昌平区志愿者协会广泛吸纳社会敬老爱心志愿者,正式成立昌平区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并号召各镇(街道)和社区成立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分队和小队。目前,全区17个镇(街道)和相关委办局已陆续建成服务队,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门头沟团区委组织科教文化界别组的青联委员,分赴大峪街道永新社区103岁陈金娥老人、向阳东里社区103岁李玉珍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检查身体,并为老人送去绿色植物,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密云团县委在鼓楼街道21个社区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将社区残疾人朋友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组织卫生医疗志愿者为残疾人朋友带去生活必需品,并为其进行健康体检、介绍保健的注意事项,帮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出住宅散心。

  三、大胆创新,探索扶老助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目前,扶老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刚刚启动,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体系刚刚发布。区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探索扶老助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延庆县采取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的方式招募扶老助残志愿者,重点动员大中学校,本辖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学生、干部、职工等加入到扶老助残志愿者队伍中。大兴区积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掌握助残志愿者的数量、特长、联系方式及可以提供服务的项目、时间,建立志愿者人才储备库,逐步形成一支以青年为主体,包括中老年在内的比较稳定的扶老助残志愿者骨干队伍。还有的团区县委,尝试将志愿服务队和骨干志愿者与期颐、百岁老人和残疾人结成长期的帮扶对子,努力形成志愿服务的长期链条,做到志愿服务到期轮换、长期坚持。比如,对于学生志愿者,可以明确班级的下一届志愿者接替上一届志愿者,在志愿者与受助人之间建立稳定的帮扶受助关系。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