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 阶段性总结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 阶段性总结

日期:2009-02-25      来源:志愿北京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 阶段性总结

多形式、多渠道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 阶段性总结

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和传播志愿精神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 阶段性总结

多层次、多纬度参与奥运志愿者培训项目

 

  自2007年7月“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合作项目签署以来,在合作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办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参与北京奥运志愿者培训、绿色环保理念普及、志愿精神传播中发挥专家资源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多层次、多纬度参与奥运志愿者培训项目,反响良好

  合作项目办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专家支持、专题讲座、实战训练、经验分享等不同方式,共同努力,提升北京奥运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先后邀请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志愿者项目经理大卫?布莱特等国际知名志愿者专家10余人次来京,进行相关专题讲座,分享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宝贵经验;大卫?布莱特先生不仅参与了项目执行方案的制定,还被聘为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特聘专家,以《大卫咨询》的形式为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建议,其中很多被采纳融入实际工作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邀请李康铉、凯瑞?费尔、林梅英三名国际专家,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赛时安全风险管理培训,奥运场馆志愿者经理、副经理、奥运志愿者骨干以及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400余人接受了培训。在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调查中,90%的受培训者认为,培训帮助指出了奥运志愿者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处理办法与技巧,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支持29名骨干志愿者参加上海特奥会或澳门亚洲室内运动会等赛事服务,在帮助他们积累第一手服务经验的同时,进行相关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最大范围地分享经验和成果。项目办组织澳门亚洲室内运动会的骨干志愿者撰写了“初探志愿者境外服务模式”、“以澳门三项赛事志愿者工作相关情况为例探悉奥运会志愿者管理模式”专题报告。将赴国内外大型赛事服务骨干志愿者的感悟与经验汇编成《砺练》一书,将1000册分发给场馆志愿服务经理及骨干志愿者,以便相互传阅。

  依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面向奥运志愿者骨干,开展志愿者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深入大学校园和奥林匹克青年营,先后共举办12期培训班,接受培训志愿者超过了7000人。培训系统讲授关于艾滋病及自我防护相关知识,传授并帮助志愿者了解并学会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关爱他人,保护自己。尤其是由艾滋病毒携带者走上讲台,结合自身讲授,收到了良好效果。参与培训的志愿者们纷纷与他们握手或拥抱,用自身行动展示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多形式、多渠道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成效显著

  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办精心策划,设计并提出“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的口号,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参与广、影响大的活动,力求扩大“绿色奥运”理念的影响,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志愿行动中来。

  保护北京雨燕主题活动。合作项目已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北京雨燕志愿服务活动,并逐步成为了一个品牌项目。诸如,邀请鸟类专家及志愿者在北京志愿者协会举办“北京雨燕保护研讨会”,招募志愿者并举办保护北京雨燕知识培训,组织志愿者进校园开展保护北京雨燕知识宣讲,到紫竹院公园、海淀公园等地开展保护北京雨燕主题宣传活动,在颐和园、前门、钟鼓楼等地先后4次开展志愿观鸟活动。目前,项目办通过北京志愿者协会网络平台、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等渠道已招募志愿者超过千人,他们积极参与到主题宣传活动、观鸟活动中来,100余名志愿者接受了专业培训,并在多所中小学开设了科普课堂。

  项目办志愿者力求活动形式新颖多样,注重活动参与性和实际效果。他们精心制作了多种宣传资料用于发放,其中包括宣传折页3,000份,胸牌1,000个,《小雨燕》童谣童话光盘1,000张;同时还设计了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针对儿童的彩绘与涂鸦,针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动手制作环节与科普展板,将知识融合到活动中,在互动中普及知识和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过保护北京雨燕活动有近3万人次。

  “微笑北京”节能减排活动。通过到各大公园举办“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活动,依托北京志愿者城市站点举办“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密云水库植树,在夏至日开展“夏至日关灯”等8次具有示范效应的活动。在此过程中,项目办注重依托北京团市委的组织优势,重视与企业、志愿者团体、环保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倡导节能环保的和谐社会理念。其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ECBP)、自然之友、绿家园、安利(北京)志愿者团队等都成为项目的合作伙伴。

  积极宣传,营造“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项目办依托覆盖北京18个区县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发放宣传折页近5万份;联合多家NGO,于2008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北京王府井、西单等5个繁华地段举办了不同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专门针对海外游客设计制作了4万份中英和中法两个版本的“绿色奥运小贴士”宣传折页,通过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奥林匹克青年营、奥运村、机场等平台发放,深受海外游客的喜爱和赞誉。

  三、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和传播志愿精神,影响广泛

  合作项目在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始终把加强宣传、向全社会传播志愿精神作为工作重点。期间,配合各项活动累计发稿500余篇,涵盖了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覆盖人群广泛。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保护北京雨燕”公益广告,先后免费播出1008次,收听覆盖超过10亿人次。按照该电台广告收费标准,价值人民币43.2万元。2008年2月,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项目经理张恒毅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童小君录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9)“对话”节目,讨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和立法工作。该节目时长半小时,覆盖全国,并有着广泛的外籍观众群。

  支持拍摄“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公益广告,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公交车上的城市电视等覆盖面广的媒体上进行播放,累计收看5亿人次。在项目支持下,《苏会的选择——一位奥运志愿者的成长故事》一书已于2009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此外,合作项目积极支持北京志愿者协会网上信息平台的搭建,旨在搭建广大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机构之间的桥梁,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目前,合作项目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既定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好评。志愿者刘辉和高巍在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赞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单位,项目官员张恒毅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戴德乐、刘辉和高巍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志愿者翟圣燕和汤飞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