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日期:2009-03-18      来源:志愿北京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为“空巢老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医疗讲座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在社区开展疾病救护培训班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叶如陵为中石化志愿者进行卫生急救培训

叶如陵——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叶如陵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量血压

 

  我发言的题目是:《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在3月4日举行的北京市志愿者工作大会上,原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叶如陵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感言,在短短5分钟发言里,他将40年志愿服务经历娓娓道来,并和与会人员一起分享了援藏医疗、志愿奥运的切身感受,让在场的人们重新体味志愿奉献的无私大爱。

  一、援藏医疗31年,志愿精神铸就新时代医魂

  叶如陵是六十年代的医学大学生, 1970年1月自愿报名参加医疗队到西藏支援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为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和高原医学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29岁那年叶如陵第一次来到西藏,在一个海拔5200米的煤矿上工作。这个地方严重缺氧,紫外线照射强烈,气候恶劣。艰苦的自然条件使他的血色素高达23.9克,几乎是正常人的两倍,眼睛充血,嘴唇青紫,心脏扩大,呼吸困难,晚上不能平卧。当时援藏时间定的是三年,但七十年代西藏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太少了。当看到藏族第一代煤矿工人祈盼他留下的眼光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选择了留在西藏,继续志愿边疆建设。

  在31年的援藏生活中,叶如陵和同事们共同奋斗,在拉萨建立了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在他的建议下,西藏卫生厅成立了干部报检处,并担任第一任处长,为保护西藏领导干部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努力。

  二、服务奥运、志愿奥运是叶如陵最大的理想

  奥运申办成功,点燃了叶如陵的奉献热情。2006年,他成为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社会志愿者,受聘为朝阳区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高级讲师。三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地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培训初级急救员。朝阳区面积大、人口多,奥运场馆又很集中,讲课任务很重。每次讲课,他都身体力行,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忽略了自己的体力。讲课时,他常常采取互动交流的形式,用最大的激情调动全体听课群众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情。叶如陵讲课的课件也与时俱进,经常更新,通俗易懂,把培训急救员与健康大课堂的防病治病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每次讲课完毕,他都把自己的电话留给学员以便于他们咨询。从此,他经常接到看病和咨询的电话,并不厌其烦解答每位群众的问题。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召开前夕,北京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完成了在北京地区每61人当中就有一个初级急救员的目标,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像叶如陵这样救护培训师的无私付出。

  平安奥运,人人有责。2008年下半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备工作进入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平安北京、平安奥运”的口号。叶如陵组织起平均年龄在68岁的“首都治安志愿者”巡逻队,每天进行14 小时的站岗巡逻,还到奥运场馆中心区和社区“红十字服务站”为奥运工作人员及居民进行义诊和咨询。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有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奥运志愿者服装,分别是红十字志愿者服装、社会志愿者服装、城市志愿者服装和治安志愿者服装,时刻准备着去完成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任务。

  志愿奥运,叶如陵奉献了一切。九年来,在红十字会和街道社区这两个平台上,叶如陵把他的爱心和“奥运志愿服务”紧密融合在一起,和奥运同呼吸共命运,忘记了年龄,抛开了自我,也做出了牺牲。叶如陵非常孝敬姐姐,从小和姐姐相依为命,是姐姐把他培养到大学毕业。2008年,叶如陵的姐姐似乎预感到什么,不断的让他回南京见面,可为了奥运,他两次买了火车票又两次退票。最终,姐姐突然去世,姐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在姐姐的灵堂前,叶如陵向姐姐哭诉:“为了奥运,我只能是忠孝不能两全了。”

  叶如陵说:志愿服务是责任,更是一种自觉。在新的征程中,他将尽自己所能,继续做一名志愿者,更好地为需要他的人服务、为需要他的事服务。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