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日期:2009-03-20      来源:志愿北京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志愿服务北区场馆群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宣传环保理念,支持抗震救灾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带病工作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抚慰灾区孩子

刘辉——做中外志愿者的桥梁

和灾区小朋友在一起

 

  “中国不缺乏志愿精神,但缺乏志愿者管理方法,我要做一个桥梁,把国外的志愿者管理经验引入中国。能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工作,我每天都是快乐的。”“2008北京十大志愿者”获得者之一刘辉这样说。

  为了奥运,回到中国。她曾经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持人、澳大利亚总统竞选团队成员。为了能为祖国的志愿事业奉献力量,她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和前途广阔的工作,回到中国,成为了一名每天只拿几十元津贴的志愿者。当问到她回到中国做志愿者的最大动力时,她说“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2007年,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团市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共同签署了“通过2008年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合作协议。刘辉凭借着良好的专业背景成为了该项目的新闻官员,主要负责协调中方和联合国合作方的关系,以积极推动该合作项目的发展。由于她的积极协调和斡旋,该合作项目中奥运骨干志愿者培训、绿色奥运和奥运成果转化工作进展顺利。中外合作方通过这一项目,增进了了解、交流了经验、并且通过这个窗口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北京奥运志愿者积极正面的形象。在联合国官方网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官方网站都有专栏或特别专题介绍北京奥运志愿者。刘辉以优异的表现在国际合作中为中国的志愿者赢得了荣誉。

  奥运战场幕后,志愿无私奉献。在奥运会即将拉开战幕之前,刘辉接到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北京志愿者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完成好特聘专家大卫?布莱特的接待工作。作为悉尼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总协调人,大卫此行的身份是奥组委特聘专家,他要通过一个月跟踪咨询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专业的建议。刘辉和一群海外留学生志愿者一道加班加点,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大卫咨询”,每天都把专家的建议第一时间报送给决策层。

  为了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更全面掌握公众对奥运志愿者的评价,刘辉接手了另一个任务,制作“外媒通讯”。通过联络调动一大批爱国留学生志愿者,“外媒通讯”也能及时反应海外舆情,并收集整理了海外媒体对北京志愿者的看法和意见。为决策者提供详实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对奥运志愿者的决策工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刘辉还利用自己的媒体工作背景,最大限度地向国内外媒体宣传北京奥运志愿者优秀和杰出的工作。

  联合国副秘书长亲自并且是首次将“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颁发给北京志愿者协会也是刘辉积极参与了斡旋和谈判。与此同时,由刘辉策划的“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活动也在奥运会期间赢得了海外游客和北京市民的认同。奥运期间,刘辉并没有直接成为赛场中的奥运志愿者,但是在幕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也成为那些不计其数为奥运服务的星星中的一颗,默默地照耀着一线的奥运志愿者们。

  为中国的志愿服务,无怨无悔。残奥会期间,刘辉服务于北区场馆群,负责五人制足球和七人制足球两个赛场的观众组织工作,服务观众近七万人次。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刘辉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在北京团市委组织的医疗防疫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中,作为一名联络通讯员,她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休息时间,有时候根本没法合眼。即使在疲惫后病倒时,她仍然坚持工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得知后,给与了她高度评价。

  奥运虽然结束了,但是刘辉仍然满腔热情地在为沟通中外志愿者,引入国外先进的志愿者管理经验,提高中国的志愿服务水平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