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何慧莹——用坚毅传递志愿力量

何慧莹——用坚毅传递志愿力量

日期:2009-03-25      来源:志愿北京

何慧莹——用坚毅传递志愿力量

微笑是她的语言

何慧莹——用坚毅传递志愿力量

作为驾驶员志愿者服务奥运

何慧莹——用坚毅传递志愿力量

与所在车组服务国家不丹代表团合影

何慧莹——用坚毅传递志愿力量

在2008北京十大志愿者评选会上发言

 

  说起奥运志愿者,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洋溢着青春与激情的在校大学生,但最让我们深深震撼和感动的却是那些“拖家带口”的志愿者,何慧莹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她是北京市崇文区第一七九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奥运期间是NOC车队的驾驶员志愿者。

  家庭变故,但志愿热情如故。2007年末,何慧莹顺利通过遴选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可以想见她当初的那份激动,对于参加志愿者,丈夫和女儿都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可是这时不幸也突然降临到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她的丈夫突发脑干出血,从发病到去世仅仅三个小时,年仅三十岁的丈夫留下了她和七岁的女儿。学校领导体会她的心情,考虑到她一个人照顾小女儿的困难,主动提出让她退出志愿服务,但她一口拒绝了,并一直坚持参加志愿者培训,一直到奥运村开村的那天。

  家住左安门的她,由于离奥运村太远,每天凌晨三点钟就得起床,给小女儿准备好早点,四点钟出门,下午六点钟才能几经辗转换车回到家里。白天她的女儿只能像接力棒似的托付给亲朋好友,为了尽量不让女儿的课业落下,她每天还要抽时间给女儿出口算题,检查作业。当然,所有家务活也只能她自己来干,安顿好女儿,都晚上11点了。这样,她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由于作息时间极不规律、缺乏睡眠,抵抗力下降,她和车队其他志愿者一样,患上了感冒,她的气管炎也复发了,三天的高烧让整个人瘦了一圈,但这期间,她仍然坚持为奥运服务。这以后因为剧烈的胃痛和呕吐,她利用轮休的时间去医院做了胃镜,结果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医生要求她必须休息!她没有诉过一声苦,更没有声张,同学和朋友们几次劝她退出,她都是淡淡地说:一共就这十六天,且得珍惜呢,车队缺人手,自己这点事挺挺就过去了,大家都挺辛苦的。

  8月16日这天,崇文区委、区委政府和团区委为8月份过生日的志愿者们拍了一个短片,给了志愿者们一个惊喜。短片采访了志愿者的配偶及家属们,作为志愿者背后最有力的支持者,他们从精神上和行动上给了志愿者们克服困难的最大动力。短片中每位丈夫都会在凌晨送志愿者妻子出门,每位妻子都会为志愿者丈夫准备可口的饭菜。何慧莹看到这些,在祝福同伴的同时她心如刀割。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她悄悄地回到车上,一个人泣不成声,只能给自己同学打电话寻求安慰。她的身后没有爱人的支持,凌晨四点钟一个人出门,天还没亮,她也害怕;她带着病工作,三次错过了大夫要求的每周复查,更是饱受折磨;一个假期都没有好好地陪陪孩子,孩子没有了爸爸,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她心里也难过、也愧疚。这样一位可敬的志愿者,在忍受丧失亲人的巨大痛苦同时,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奥运的工作中。

  为了奥运,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奥运期间,代表团官员和运动员们的事务十分繁杂,有时候一出车就是一整天,驾驶员只能在车内待命,根本无法保证休息和就餐时间,但作为志愿者何慧莹和其他人一样毫无怨言。何慧莹所在车组服务的国家是不丹,他们的官员与运动员有着和我们迥然不同的习俗和生活习惯,这都是志愿者驾驶员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执行任务的时候,何慧莹充分发挥外语特长,与不丹友人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充当了传递中华文明、增进两国友谊的使者。她的服务深受好评,不丹代表团特意发来感谢信,给予极高的评价,充分地肯定了她的工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何慧莹不仅用言行教育学生,还用才华感染学生,她创作的小诗《传递力量》在学生中广为传诵,在志愿者们中更是引起巨大共鸣。

 

  《传递力量》

  蓝色是梦想 红色是渴望

  蓝色伴着红色奏响信仰的乐章

  在我眼中红与蓝简单而明亮

  因为它们是志愿者们的衣裳

  海样的蓝是在诠释宽容与博大

  书写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辉煌

  火样的红是在传递热烈与激情

  跳动几代人传承不息的信仰

  大雨滂沱还是星稀月朗

  都有志愿者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岗

  没人想把名字印上光荣榜

  付出的辛苦又何必讲

  俯首注入一滴清水,起身拥有一片海洋

  这就是志愿者的力量

  奥运走了,我们细数赞誉,清点背囊

  留下的精神财产那么厚重,留下的世界情谊久久长长

  奉献的快乐仍在飞扬,更多的色彩继续绽放

  不断传递志愿的力量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