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深入西藏农户家中发放奥运宣传材料
徐宏——担任北京奥组委前期志愿者
徐宏——坚持志愿服务十年如一日,传播志愿精神
徐宏,13岁起开始从事志愿服务,坚持志愿服务11年,服务时间累计数千小时。
热心公益,坚持不懈。徐宏利用课余时间和节日假期,参加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大爱心社等社会公益组织举办的各种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并多次参加捐款、捐物、捐书活动。他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学会会长、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和谐社会促进会理事期间,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助学活动,如举办在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新年慈善大会,第十六次全国助残日“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大型公益演出,为西柏坡贫困学子募捐活动等,宣扬尊重差异,倡导包容平等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面对非典,挺身而出。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徐宏主动请缨参加由南京市抗击非典志愿者指挥部统一组织的第一批抗非青年志愿者队伍。在街道居委会参加外来人口排查、在汽车客运站为进出旅客测体温,整整20天毫无怨言、自愿坚持服务在抗非志愿服务岗位上。
为了奥运,无怨无悔。2006年4月,徐宏成为北京奥组委首批前期志愿者,担任北京奥组委人事部培训助理。同年,担任海淀区人文奥运伴我行宣讲团讲师,宣传弘扬奥运志愿精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在北京奥运核心区距离最近、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定点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奥运专属区域从事志愿服务,主要担任中日友好医院奥运病房清洁志愿者工作,服务时间近500小时,为实现“三个满意”(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和“两个精彩”(确保奥运会和残奥会同样精彩,确保奥运医疗和城市医疗同样精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庞宇——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义诊活动
庞宇——为中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
庞宇——在四川灾区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庞宇——当好“志愿者的二次方”,用微笑传递力量
始终秉承“为社会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和谐”的信念,从2004年8月开始,庞宇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志愿活动,立志把心理志愿服务推向社区,推向全社会。
努力当好“志愿者的二次方”。由于奥运期间正好赶上院外进修,庞宇不得不放弃成为一名北京奥运赛会志愿者的梦想!但他并没有气馁,从那一刻起便下定决心做好“志愿者的志愿者”。在奥运期间,他克服在院外进修工作的不利条件,与派出志愿者的科室领导积极沟通,组织团员青年慰问志愿者和他们的家属,并与奥组委反兴奋剂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奥运场馆和射箭馆等场馆经理配合,在解决了志愿者后顾之忧的同时,及时化解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出色地完成了志愿服务任务。
用北京奥运志愿者的微笑温暖受灾群众受伤的心。2008年5月20日-27日,作为“北京志愿者支援灾区接力计划第一批服务队”成员,庞宇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北川县擂鼓镇、什邡市等地开展了192小时的志愿服务,共完成个别和集体心理治疗108人次,在帐篷学校授课24学时,巡诊1024人次,培训当地志愿者9人,并成功转诊一例急性精神障碍发作的病人;同时作为服务队临时团支部书记,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微笑共传递”战地主题团日活动,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和首都人民的关爱传递给灾区群众。
努力成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灵守护者。庞宇自2007年成为北京红丝带之家A组志愿者以来,始终积极探索艾滋病人群的心理支持与关怀,努力打开禁锢他们的心灵枷锁。作为红丝带之家的专业志愿者,近两年来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家属开展个别和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近400人次;积极组织参加“青春红丝带高校行”活动,先后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志愿者培训3000余人次。庞宇用孜孜不倦的努力诠释着医疗救护志愿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