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仕峰——带领北京环保之友志愿服务队开展捡拾垃圾活动
苏仕峰——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关怀
苏仕峰——和他助养的艾滋病孤儿
苏仕峰——“绿色”环保的守护者
一次偶然的登山锻炼,开始了志愿环保之路。2005年的一天,苏仕峰登香山锻炼身体,发现山路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空塑料瓶和白色塑料袋,与周边优美的环境极不搭调,于是他开始从山下到山上,又从山上到山下的捡拾垃圾运动。从此苏仕峰的捡拾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不让登山的人乱扔垃圾,他自费做了1000多个保护环境的提示牌挂在山上,并于07年3月份正式成立了北京环保之友志愿服务队,开展捡拾活动,宣传环保理念,现在志愿者已达2000多人,足迹遍及香山、小西山、八大处、百望山、九龙山、妙峰山、大觉寺、凤凰岭、羊台山等地。
绿色奥运,有我一份。苏仕峰积极响应“绿色奥运”理念,带领北京环保之友志愿服务队,参加“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每月少开一天车,还北京一片蓝天”等环保宣传活动;在北京奥运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上自费设放废旧电池回收箱;积极和北京园林绿化局合作,着手实施“森林健康”项目。并于06年底加入奥运会城市志愿者队伍,宣传志愿服务和绿色环保理念,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呵护心灵绿地,创造心灵家园,抚慰受伤心灵。5.12汶川地震后,他带领他的“环保之友”第一时间自费印刷了10000多册心理辅导手册,奔赴灾区,亲自送到那些丧亲失父,痛失家园的灾民手中,给他们带去灾难中的一丝安慰和支撑。同时他还助养三名艾滋病孤儿,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并且,苏仕峰还是一名禁毒志愿者,长期参加北京市举办的一些禁毒宣传、戒毒帮教、艾滋病防治等志愿服务,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成立了“‘一线希望’成瘾者家属关怀热线”和“戒毒研究网”,编写了《社区戒毒康复辅导手册》。
赵培峰——与奋战在唐家山堰塞湖官兵合影
赵培峰——看望四川在京学生,并为他们捐赠学习生活用品
赵培峰——北京HAM赴西藏单车奥运行
赵培峰——将“无线电”带进灾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天,赵培峰和他所在的北京操作者俱乐部的18名志愿者,开上志愿者自己提供的8辆车,带着集体凑出的各种设备组成应急通信保障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实施救援。
最大的安慰,看灾民吃上食物。在灾区,赵培峰和他的队伍没有洗过一次澡、一次脸,无数次开车踏上危机四伏的山路,赵培峰说“我们最大的安慰就是为灾民送去物资,看着他们吃上东西,喝上水”。他们的足迹走遍青川、绵阳、汶川、北川、德阳、什邡、彭州、江油、都江堰、茂县,以业余无线电移动网络为保障,顺利完成了成都红十字会、中国紧急救援组织、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布置的山区道路及人员搜索、护送医务人员、各类救灾物资的指挥和护卫工作;为北京医疗服务队进川做了前期准备和接应工作;为北京对口支援的什邡市、唐家山等地捐赠了帐篷、妇女儿童用品等急需生活用品。
在下一步抗震救灾、帮助灾区恢复重建中,赵培峰说“准备在什邡建立2-3所中小学进行业余无线电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建立青少年科普基地,保证在突发事件时该系统可以及时提供应急通信支持”。
积极参与奥运志愿服务。奥运筹办期间,赵培锋发起、组织“北京HAM赴西藏单车奥运行”活动,30天行程近两万公里。沿途通过业余电台与全球联络,通过电波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北京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递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中国志愿者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得到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及沿途群众热烈响应,增进了国际民间交流和友谊。北京奥运期间,在北京志愿者协会的指导下,他组织制定了奥运会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预案和应急通信保障计划,组织百名志愿者在各个场馆随时待命为奥运提供应急通信服务;组织20名城市志愿者参与昌平区奥运志愿服务工作,为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铁人三项赛等赛事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