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志愿行动总关情

志愿行动总关情

日期:2009-04-10      来源:志愿北京
    中国人自古崇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 ,修身为本,以家国天下为人生担当,怀抱一片赤诚,这种理念激励了世世代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志愿精神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济世情怀,于是一部分人选择了志愿服务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兼济天下的人生宏愿,马阳和陆元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志愿行动总关情

马阳——为农民工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志愿行动总关情

马阳——到医院探望因工受伤住院的农民工

志愿行动总关情

马阳——带领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马阳——志在行动,做外来务工人员的一扇窗

  情系外来务工人员,创办“北京在行动”公益热线。1999年1月,马阳,一个来自抗战老区的退伍兵来到北京,开始了8年的打工生涯,从小时工到保安,从海淀到朝阳,年轻的马阳为生计奔走于城市边缘,不断变换着职业,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打工难、讨薪难、权益受侵害、工作环境恶劣等诸多农民工常面临的生存和生活难题以及求助无门的困惑。“这个群体需要一个能为他们提供各方面咨询服务的机构,而且最好是不收费的。”2006年,马阳与朋友创办了“北京在行动”公益热线。

  提供贴心帮助,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一扇窗。“向我们咨询最多的有签合同、上保险等常识性的问题,还有些农民工兄弟打来热线说讨工钱遇到困难,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这种情况下,“在行动”的工作人员会邀请律师来为劳资双方做调解,“温和的态度,有理有据的说服,往往能够成功,双方的矛盾症结有时仅仅在于沟通不畅。”

  三年来,“北京在行动”公益热线先后为12860多位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帮助,接听热线电话2万多个,帮外来务工人员追回工资补偿800多万元,举行社会公益活动187场。在此期间,马阳累计志愿服务时间上万小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志愿理念。

  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的下一代,为打工子弟送去关爱和欢笑。 由于许多农民工都带着孩子来北京打工,而他们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孩子的课外生活、文化生活非常枯燥、贫乏,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阳开始设计“行动”,带孩子们到玉渊潭公园看樱花的美丽,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邀请到以美国格莱美拉丁音乐奖得主奥祖马特里为主的中美爱心使者,为700多个打工者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公益演出,让孩子们欣赏到了最前沿的音乐,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友善,微笑,真诚,服务,马阳和他的志愿团队用行动实现着“爱心无限,志在行动”的口号。

 

志愿行动总关情

陆元龙——为灾民涂抹药膏

志愿行动总关情

陆元龙——在大爱德智爱心学校前

志愿行动总关情

陆元龙——和灾区人民永远在一起

 

  陆元龙——大爱无疆 为汶川地震灾区人民医病医心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陆元龙组建“大爱医疗援建队”。 取意为:大爱无疆,医病医心,多种方式支援灾区重建家园。队员主要包括医学专家(教授)、退伍(现役)军人、护士、心理咨询/干预师、知名法律专家等。在地震重灾区绵竹,“大爱医疗援建队”开展医疗、搜救及心理干预活动,诊治病人达1.2万余人次,发放医疗药品和生活必需品价值30万元,对数百灾民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和救助,先后三次协同抗震指挥部及相关部队搜救被困人员。

  为有读书声,筹建“大爱德智爱心临时学校”。看到绵竹体育馆有大量孩子流离失所,没有书读的情况,作为一名从事过教育培训类工作的人员, 陆元龙果断决定:在保障医疗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 组织相关力量迅速筹建“大爱德智爱心临时学校”,解决了600名学生的复学问题。陆元龙希望有一天,经过他的奋斗,灾区各方面的条件得以齐备,争取建立100所以上的爱心学校和100所以上的公益性医疗机构。

  “人生短短几十年乃至百岁,只争朝夕,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扶危济困、为人民为社会谋福祉的工作中去!我希望在自己老去的日子里,回首往事,我扪心自问,可以无愧于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懂奉献的中国公民,做一个令周围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无比欣慰的人!”陆元龙这样说到。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