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玉玲——志愿服务,不在惊天动地,而在踏踏实实
行玉玲——参加奥运城市站点志愿服务
行玉玲——冬训营里的超级姐姐
行玉玲——她的志愿者之家
在志愿服务中历练品质,在无私奉献中收获快乐。从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以来,行玉玲就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努力走好志愿服务每一步:参与“五?一服务周”、“十?一服务周”、“国际志愿者日”、“元旦服务周”、“春节服务周”、“奥运志愿者”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密云建设生态县知识宣传;2008年“春节服务周”期间,担负密云县文化活动中心服务站点管理工作。她说“要让每个遇到我的人因为我的存在而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冬训营”里的超级姐姐,恪尽职守的志愿岗“站长”,平凡中见光芒。女人四十,家业为重。可是行玉玲却凭着她对志愿工作的满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志愿服务工作中来。为了加强自身的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她积极报名参加 “志愿者冬训营”,接受了艰苦而系统的专业培训,成了冬训营里特别的超级姐姐。因为表现出色,行玉玲被密云团县委选拔为志愿服务站点负责人,于是她搭上了她的所有空余时间,岗前岗后,履行起一个负责人的职责:每天都认真对志愿者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工作布署分配……一切都有条不紊。奥运志愿服务100天,行玉玲整整忙了92天。
一人上岗,全家出动,真正的“志愿者之家”。志愿事业是光荣而辛苦的,但行玉玲却是幸福的,因为她的事业有全家支持。她的家人是她志愿事业的忠诚拥护者,全家人总是一有空就加入到她的志愿队伍中。年近古稀的老母亲成了她的编外义工,丈夫就更是家务全包,一呼即应,全力支持,不论是自己值勤还是临时替位,一到站点总是忙前忙后。
贺凤双——救灾禁毒,守护社会是我的责任
贺凤双——致力于让毒品远离社会的爱心禁毒志愿者
贺凤双——和他的禁毒志愿者队伍
贺凤双——宣传志愿服务理念
同呼吸,共命运,与灾区人民共患难,志愿灾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贺凤双作为一名志愿者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机构组织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活动。他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办公室举办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提议建立汶川震后个人心理危机干预档案库,便于对灾区人员开展持续性心理干预工作,并报名参加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他参与编写的《5.12震后心理辅导教师手册》一书在灾区学校免费发放一万余册,帮助灾区学校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爱心禁毒志愿者,致力于让毒品远离奥运,远离社会。作为北京市第一批禁毒志愿者,结合“无毒奥运”活动,贺凤双积极投身到北京地区禁毒宣传教育、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减低社会危害及公共卫生预防等项活动中,认真履行一名禁毒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他发起并创立了由禁毒志愿者、过往成瘾者及家属、社会关心“边缘人群”的爱心人士及相关专家共同参与的民间公益组织“北京双丝带志愿服务中心”,以志愿服务中心为基础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公共卫生预防宣传教育及减低危害宣传教育等各项活动,与各级禁毒机构及民间公益组织结合创建“无毒社区、无毒奥运”活动。共同深入社区、校园、工厂、吸毒人员家庭、戒毒康复场所等开展实效性工作,全年参与活动群众累计两千多人,发放各种宣传品数千份,直接覆盖目标高危人群数百人次,直接帮教吸毒人员(包括家属)70余人次。并于2006年7月自费购买设备,与几位志愿者朋友创建了北京的第一个民间公益性专业戒毒网站——戒毒研究网,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维护与运营,网站浏览量节节攀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通过“戒毒研究网”进行禁毒学习、获得禁毒相关知识已达3-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