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第六次研讨会召开
7月1日上午,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课题组在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筹)第一会议室召开北京奥运志愿者场馆观众服务经理座谈会暨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第六次研讨会。本次研讨旨在对奥运期间场馆观众服务志愿者情况进行摸底。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魏娜、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晓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娜拉、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翟雁等课题组专家。原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特聘专家、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筹)特聘专家陈廷军、奥体中心场馆观众服务经理王术军、老山自行车场馆群观众服务经理何耐铭、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观众服务经理王巧妹、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观众服务经理田原和首都体育馆观众服务经理孙敬等同志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介绍成果转化课题方案和进展
会议由魏娜同志主持,她首先介绍了奥运会志愿者成果转化课题的方案和进展情况,对本次研讨会中心议题进行了说明。随后,各场馆观众服务经理结合奥运期间各场馆观众服务志愿者工作的情况先后进行了发言。
奥体中心场馆观众服务经理王术军同志从观众服务志愿者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谈起,他说志愿者队伍通过分团、队、组等分组方式,对工作进行层层细化,达到了尽力改善观众服务志愿者工作条件、激发志愿服务热情的目标。
介绍老山自行车场馆群观众服务志愿者团队建设经验
老山自行车场馆群观众服务经理何耐铭同志认为奥运志愿服务过程中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团队建设上,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其次要有合适的活动作为基础、提供平台,通过交流总结达到团队建设目的。
建议以项目开发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支撑
做好奥运志愿者成果转化工作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观众服务经理王巧妹同志谈到奥运会结束之后志愿者的保留问题,建议以项目开发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促进后奥运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和奥运志愿者保留和转化工作。
介绍奥运场馆志愿者培训服务工作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观众服务经理田原同志提出可以通过培训服务重点培养志愿者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主管、团队助理进行小团队建设,在团队中形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服务氛围。
建议志愿者的培训应和“育人”结合在一起
首都体育馆观众服务经理孙敬同志针对首都体育馆观众服务志愿者培训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对志愿者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并例举了主管助理先培训,进而带动志愿者的方式、以及志愿者的培训应和“育人”结合在一起,还要关心、尊重和理解志愿者。
成果转化课题组专家和奥运场馆观众服务经理合影留念
最后,魏娜同志感谢大家对奥运志愿者成果转化课题的支持,他说大家的发言为课题组成员全面、透彻地了解奥运志愿者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下一阶段,课题组还将进一步召开相关业务口经理和优秀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并在全市范围内向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和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