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快讯 > 志联动态 > 北京晚报专版:8月8日蓝立方前定终身

北京晚报专版:8月8日蓝立方前定终身

日期:2009-08-12      来源:志愿北京

    从活跃在蓝立方里的奥运会城市志愿者,到办公室里埋头工作的公务员,在2008大半年的时间内,陈琦和赵菁忙碌而充实地在两个“角色”之间转换着,同时“情定奥运”的故事也在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这一对儿与奥运志愿服务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分。

  随着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日子来临,陈琦和赵菁的爱情也即将成熟,他们选择了寓意“天长地久”的9月9日登记结婚,来兑现一年前对奥运爱情的承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个人对奥运的感慨心有灵犀:“对我们而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奥运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奥运志愿精神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如何做人,这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志愿培训生情愫

  “如果当初没有报名做奥运城市志愿者,没有参加志愿者培训,恐怕我们永远也不会走到一起。”回想起去年年初的经历,陈琦和赵菁相视而笑。

  陈琦告诉记者,在西城统计局工作的他平时工作与外界接触较少,只是在送报表的时候与西城文明办工作的赵菁碰过面,“彼此几乎没有什么印象”。随着奥运筹办的进程,两人分别在各自单位报名做奥运会城市志愿者,陈琦和赵菁的生活由此开始悄然发生转变。

  2008年初,区内单位组织志愿者进行岗前统一培训,虽然只是在双休日,但陈琦和赵菁接触的时间和机会逐渐多起来,白天两个人一起接受急救培训,晚上上网通过MSN交流培训的感受,对奥运会的向往和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让两个年轻人留在对方心中的影像日渐清晰深刻。当两个月的培训结束时,陈琦终于在MSN上向赵菁吐露了心声,而赵菁也被这个细心男孩的真挚感情所打动。从此百盛商场南门外的蓝立方中多了一对儿携手为市民和游客热情提供志愿服务的恋人。

  蓝立方前巧求婚

  “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他会用那么浪漫的方式求婚,而且还是在那么特殊的日子和地点,那一天我一生难忘。”时隔一年,赵菁说起当时的求婚过程仍难掩羞涩和激动。

  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是2008年8月8日,特殊的地点就是百盛门外的蓝立方。当时在站点上岗的赵菁与每个人一样沉浸在期盼奥运开幕的喜悦中,而她完全没有意识到,陈琦特意为她策划的另一份“惊喜”正在接近。

  上午8时45分,站点所有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时按照负责人的指令闭上了眼睛,毫不知情的女主角赵菁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遵照执行,当负责人宣布“请睁开眼”时,出现在赵菁面前的是一束36朵玫瑰组成的花束和满怀期待的陈琦,“你愿意嫁给我吗?”惊讶的赵菁立刻陷入无限欢喜和幸福中,喜悦的泪水润红了眼眶。在志愿者同伴和周围市民的鼓掌祝福中,赵菁微笑着将代表“我愿意”的中国红心贴在了陈琦的左胸前,甜蜜地说:“今天我与祖国同喜。”

  志愿服务改变人生

  奥运会结束后,陈琦和赵菁的生活轨迹又恢复到“家——单位”两点一线的平凡状态,虽然没有机会再次参与大型志愿活动,但“志愿”的影响却在两个人的生活工作中延伸着。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人生阅历、经验积累、社会学习的过程,我在志愿服务中变得成熟了。”当回顾奥运会后一年来的历程时陈琦显得沉稳而自信。经过一年训练的陈琦如今面对百十人讲课也能侃侃而谈,再也不怵了。而且,当奥运志愿者的经历也让陈琦在单位成为得力干将,单位组织如礼仪比赛等活动经常交给他来操办,他对这些繁琐工作的感觉是“得心应手”。

  陈琦说,他们工作过的百盛站点得到保留,每次路过那个蓝立方时,他和赵菁都感到特别亲切,所有曾经付出的汗水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杜新达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