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座谈会
两地志愿者交流探讨志愿服务经历
填写北京志愿服务团准备的调查问卷
赠送激励品为全运会志愿者加油鼓劲
夕阳下两地志愿者共同服务全运,友谊因志愿结缘
10月19日下午,北京志愿者赴济南志愿服务团全体成员,在济南龙奥大厦与济南全运会部分志愿者代表进行座谈。会议主要围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济南全运会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工作机制等话题展开,深入挖掘以全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从而为赛后志愿成果转化打下牢固基础。
会议伊始,三名全运会优秀赛会志愿者代表结合服务场馆实际情况就本届全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招募、培训、运行、激励保障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介绍。接受访谈的三名志愿者中有两位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奥运会志愿服务。志愿者代表李卫,不仅是本届全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也是曾经在“鸟巢”服务过的奥运志愿者。他认为本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山东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悉心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是锻造一支合格志愿者队伍的前提条件;测试赛的举办是打造精良志愿者队伍的可靠手段。
城市志愿者工作是本次调研活动的焦点,根据先前的走访和志愿者发言,北京志愿者了解到城市志愿者的主要岗位职责主要有:信息服务,主要为外地来济友人提供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交通导引等参考信息;应急服务,主要是应对公众突发疾病和简单的医疗救护工作;环境保护,主要任务是协调有关部门定期维护所在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全运会的城市服务站点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创造性的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如趵突泉站点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全运村站点提供乐器演奏表演,奥体中心4号口进行免费擦鞋服务等等。这些特色服务不仅显示了泉城人民的热情好客,而且展示了志愿者们的多才多艺。
在社会志愿者的访谈中,与北京不同的是,全运会的社会志愿者大多来自于济南和周边各个高校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主要开展排队示范、交通维护、信息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工作。与前两种志愿者相比,社会志愿者没有固定的场馆岗亭、保障物资相对较少,工作环境经常是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地方。近三个月的风吹雨淋将他们那充满稚气的小脸都变得黑黝黝的,以至于我们很难从相貌上准确认清他们。尽管条件艰苦,但社会志愿者们依然对志愿工作充满热情,很多志愿者都表示要在全运会结束后继续从事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本次访谈北京志愿者发现,全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从整体上讲,借鉴了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机制,但又不是一味照搬奥运模式,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既在实践上检验了奥运志愿者工作模式的可靠性和普遍适用性,又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些工作机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研究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济南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对志愿理念的理解丝毫不亚于奥运志愿者。
就在结束本次访谈,准备乘车离开奥体中心时,大家看到瑟瑟寒风之中矗立着一个娇小而熟悉的身影——那是刚刚接受完访谈的社会志愿者石小琳,本该下班的她依然在进行交通协调工作。可能是由于工作关系,她并没有向我们走过来,只是远远的挥了挥手,报以一个甜美的微笑。也许这正如志愿者们所言:“我们要将微笑——这张‘北京最好的名片’带回济南,让全国人民都记得我们叫做济南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