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工作专家咨询会召开
邓亚萍副书记代表团市委感谢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北京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建言献策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教授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梁绿琦院长
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
北京大学袁瑞军教授
北京大学金安平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魏娜教授
北京青年报社副总编田科武
北京城市学院王育教授
参观联合会
1月7日下午,团市委在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举行“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工作专家咨询会,团市委副书记邓亚萍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青年报社等高等院校、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共青团组织在“人文北京”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团市委事业部、组织部、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志联秘书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团市委事业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工作的相关情况。与会专家重点围绕“人文北京”与青年工作、志愿者工作的关系、青年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内容、实现形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教授分析了北京共青团在“人文北京”建设中任务定位和着力方向,强调引导、培育青年成为党的事业承接者、“人文北京”建设者、和谐社会文明使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梁绿琦院长提出了围绕青年的现实需求开展服务的理念,同时指出作为主体的青年所应该具备和掌握的能力和素质。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从“世界城市”定位的角度,提出了共青团应在社会创新上更有作为,多动员青年参与公共服务。北京大学的袁瑞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以北京城市定位的总体需求为出发点,聚焦市场的需求导向,明确共青团的地位,充分发挥角色优势和作用。北京大学金安平教授强调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的主体是青年,团组织的核心任务是运用资源和保障来提供服务。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娜教授建议紧紧把握“人文北京”的价值理念,青年工作要重点突出、亮点不断。北京青年报社副总编田科武表示共青团的工作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关注力度,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操作性、可参与性和和持续性。北京城市学院的王育教授提出了从城市文化角度切入,注重从青年需求角度出发,把握整个行动计划。
团市委副书记邓亚萍代表团市委感谢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北京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充分肯定了专家学者有关“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建议。她指出,要按照建设“三个北京”要求,立足社会需求和青年夙求,进一步明确北京共青团在“人文北京”建设中的定位、方向、着力点和任务举措,务求实效;通过今天的咨询会,我们更有信心做好此项工作,下一步,将尽快消化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加快推进整体工作,并请各位专家学者进一步建言献策,共同推进北京青年工作持续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