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起草工作座谈会召开
邓亚萍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
各界青年代表围绕当代青年的需求以及青年们如何投身“人文北京”建设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和讨论
1月12日上午,团市委在北京奥运大厦1603会议室召开“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起草工作座谈会,团市委副书记邓亚萍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市民防局、市公交集团、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东土律师事务所、北京在行动公益热线以及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等15家单位的各界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当代青年的需求以及青年们如何投身“人文北京”建设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座谈会上,团市委事业部负责同志向青年代表们介绍了“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的构架和各部分相关内容。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于洺指出在引导青年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要注意把握新的形式和载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薛茜认为较智育工作而言,中小学更应该加大德育的工作力度。北京语言大学的研究生林云志建议在学生走出校园和走入社会之间,搭建一个提高能力素质、找到事业发展兴趣点的“缓冲地带”。来自市民防局的李旭呼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参与到“人文北京”青年行动计划中来。景山街道办事处的闫岩则提出了工作重心下移、加大对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市公交集团的杜跃提出了如何使青年工作的初衷、效果更为大众所了解、理解和接受,以及如何使青年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何伟指出无偿献血呼唤的是人文精神的主题和内涵。积水潭医院的郝一希望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的信息更加透明和及时,特别是加大对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方式等的宣传。东土律师事务所的王萌指出应提升法律援助项目的活力和可参与性。安利北京公司的宓丽英希望把诸如公益课堂等资源加以整合和盘活,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三元公司的徐晨曦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了解、丰富青年工作的内涵和内容。金络神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李毅则对志愿服务工作、项目的带头人,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天通苑志愿者协会的林延红提出了驾驶员志愿者队伍的保留与进一步利用的问题。北京在行动公益热线的卢鹏飞指出了外地来京务工青年仍然是急需团组织帮助和引导的群体。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的李高峰期盼社会各界能为外地在京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
座谈会上,团市委副书记邓亚萍代表团市委感谢青年们对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和热情参与。她说,大家来到这里,就是抱着对人文北京的希望、对人文北京的深厚感情。团市委就是要倾听到广大青年的心声,倾听到大家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共青团提供哪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并且还指出,大家的发言对青年工作的着力点很有价值,希望下一步能够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也欢迎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参与共青团的工作,同舟共济,一起把共青团、特别是服务青年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