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3日起到9日,来自亚太经合组织(APEC)21个成员经济体中的14个成员以及中国澳门的1200名青少年齐聚北京,参加在此举办的第三届青年科学节。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将科技主题与青少年主题结合的大型APEC活动,也是自中国2001年承办APEC领导人峰会后再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APEC活动。
根据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活动需要,本次活动共招募志愿者620名,其中教师志愿者120名,大学生志愿者500名。教师志愿者队伍包括60名英语志愿者和60名科普志愿者,他们大部分分配到各代表团组,随团参加活动,直接服务于各代表团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包括400名展位志愿者和100名外语志愿者,他们按工作性质不同分配到不同岗位,分别服务于科技展览、代表团组活动、代表团迎送以及组委会联络。
本次APEC青年科学节有来自来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组委会根据各代表团的语言习惯,相应安排了英语、韩语、日语、马来语、泰语等五类外语志愿者,在为期一周的科学节期间,在农展馆举行的科普展览还将展出境内外青少年科普作品和发明创造。据悉,根据学生论坛领域分组,组委会还将邀请中国在这些领域有较深造诣的知名科学家进行专题讲座。科普展位超过200个,展区面积达6000平方米。
8月2日晚上,副市长范伯元在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驻地北京第80中学礼堂发表简短演讲。他说,举办青年科学节的目的,是为增强亚太地区青年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理解,促进青年朋友们之间的科技交流,从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技意识,促进科技发展,进而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多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与教育,北京市政府也一直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技素质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北京市不断为青少年提供了各类一流的硬件设备、现代化的公共科技教育场所,并已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管理制度和新型的育人模式。为推动北京市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北京市还为青少年设立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已有10名中学生摘得此桂冠。现在天上飞的一颗由国际小行星委员会命名的小行星“孟奂星”,就是以首次“市长奖”获奖者、曾就读于80中的孟奂同学的名字而命名的。最后,他衷心地欢迎大家四年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再次来北京作客,并再次预祝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圆满成功!